故土難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二十八章 軍事會議,鐵血鑄新明,故土難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三捲揚帆於大明朝野
“吳副將和王郎中說得不錯,現在登州衛蒸蒸日上,事務比過往繁忙何止百倍,急需大量人手補充。
但你們對人員的要求不高,不像海軍陸戰隊,實行精兵原則,精挑細選下尚有許多人達不到要求。
故而,本將建議由軍方先挑選後,再由兩位大人分配如何?”
張雲斟酌著語句,儘量避免刺激他們,以免被人說他囂張跋扈。
因為自己把海軍陸戰隊強力掌控在手裡,作為副手的沈壽崇私底下已經頗有微詞。
可惜軍無二將,只有日後時機成熟,再和他多溝通,希望他能理解。
“只是……”
工部都水司郎中王森峰明白張雲講得俱是事實,可心裡還是有點不甘。
登州衛自從秦督來了之後,其發展速度可謂一日千里,一日一變。
誰都明白,按此情形發展下去,登州衛必然大放光彩,而政績,就是在場每個人的追求。
況且,秦督對造船廠分外關心,這也是他有心裡底氣的緣故。
“王郎中請放心,這萬餘流民能有三五百人合格,本將就已經心滿意足,絕不會拖造船廠後腿。”
兄長對船廠的重視,張雲自然知曉。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諸位大人眼光緣何盯在這萬餘流民上?
現在還不是流民高峰期,九月份後,當糧食歉收或者絕收,百姓吃完種糧,有當地官府宣揚登州衛有賑災,人自然會絡繹不絕而來。
到時,諸位大人想要多少人就有多少人。
故而,本郎中的意見優先保證兵員,其次是造船廠,最後才是吳副將的輜重保障中心,大家以為如何?”
坐在上首主持會議的盧欣榮灑然一笑,各地官府對流民避之如虎,深恐流入他們的境內,拖累當地,引起騷亂。
何曾想到,流民在登州衛卻如此受歡迎,幾位主官居然互相爭奪?
說穿了,還是手中有糧啊!
秦督真是卓絕遠見,提前佈局。
這事要說出去簡直駭人聽聞,誰敢相信,當年秦督還是一介秀才時,便對儲存糧食之事不遺餘力?
好像他可以未卜先知般預料到天災將至,如今配合海里豐富的漁業資源,不僅活人無數,更是把人力轉化為生產力,形成良性迴圈,威力彰顯。
“盧郎中所言甚是!”
雖然盧欣榮是以諮詢的形勢問大家,可作為登州衛最高行政長官,他說的話可謂一錘定音,不容置疑。
更何況,他說的確實有道理。
這就是盧欣榮行事的風格特點,總是和風細雨講道理,讓人信服。
接下來是軍事部分內容,曹勝鑫把海防圖高高懸掛在牆體中間。
“這一仗的目的不僅僅是剿滅刀疤六,而是要把舟山群島的海盜全部清除。如此,我們才能把它變成一個類似於登州衛的基地。
正是因為這樣的情況,戰鬥變得有可能將持續比較長的時間,希望大家要有心理準備。
而吳副將負責籌措大軍五千人月旬的糧草,並且依據形式發展,務必保證直到成功為止。”
盧欣榮躊躇滿志,拿著棍棒指著舟山群島位置,彷彿已經全面掌控此地。
“諾!末將得令!”
吳繼水站起身,挺胸抬首,慷然應道。
糧食現在對登州衛不是問題,即便是軍用戰略物資,上次就從宣大運過來不少,可以說是堆積如山。
在他看來,趁機消耗一部分也好,減少看管壓力。
“舟山群島平定後,張守備回臨浦,海軍陸戰隊交給沈同知管理。
但這不算是大功告成,沈同知在舟山補充糧草後,還需一路南下,抵達雞籠,擴大港口。
至於……後續行動,等待秦督同知,有問題嗎?”
盧欣榮舉著指揮棒,沿著海圖一路南下,直指雞籠,也就是後世的臺灣基隆市。
“沒問題,末將得令!啟稟盧郎中,末將家中有這一帶的水路圖,非常詳細,是吾父遺留下來。”
沈壽崇微微動容,眼中有些淚痕,不意此生竟然有機會到父親戰鬥過的地方,真是天意。
在其父沈有容一生四十餘載的軍旅生涯中,有數十年是鎮守在福建沿海。
正是在這期間,他曾率軍三次進入臺灣、澎湖列島,殲倭寇,驅荷蘭入侵者,成功地保衛了臺灣。
第一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