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土難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百二十五章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鐵血鑄新明,故土難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以文章達於天下,何曾想過不妥二字?

而且若讓百姓知曉遼東局勢,對朝廷還有一大利也。”

崇禎皇帝心情大慰,哈哈笑道:“朕就是你是個無利不起早的人,有何好處,快快說來。”

秦浩明突然變得非常嚴肅,沉聲說道:“遼東大變,全遼盡失,朝臣爭於朝,士人貶於文,百姓罵於野,群情洶洶。

若通觀遼東形勢。當知遼東既失,則山海關危及,則華北危及,則京師危及,則大明危矣!

韃虜鐵騎南下之日,即是覆頂之災之時!

所以,微臣不惜花費巨資巨力,造此輿圖。

目的便是警醒民眾,當關切自身,人人奮力,與天子國家,共度此難關!”

崇禎搖頭不以為然說道:“百姓哪裡理會朝廷邊關大事。”

秦浩明眉頭微皺,肅容道:“百姓之力豈可輕忽?

若非蒙元肆虐,殘暴不仁。以致民怨沸騰,揭竿四起,太祖高皇帝何以掃平天下,驅除韃虜?

撫順初陷,遼瀋、遼南、遼右、遼西,百姓皆漠不關心,孰會毀家離鄉,一死反抗?

可是此時,皇上不見金州、旅順數萬百姓,正枕戈待旦。蓄勢而發乎?

水可載舟亦可覆舟,皇上不應忽視民眾力量!”

秦浩明之言,崇禎聽在耳裡,突然嘆道:“自萬曆年間平定倭寇,抗倭援朝,天下承平已久,士子不識兵兇戰危,雖可激昂熱血,卻難免空談誤國。

朕亦恐百姓安居百年,早已沒了血氣,忘了罹難之苦,失了警惕之心,只顧鬥米油鹽,誰會與國同氣?”

“這正是我們要改變的。”

秦浩明堅定的說道。

他知道崇禎皇帝沒有說錯,歷史上,大明百姓正是不管不顧建奴,只知道一味躲避,漠不關心國事,等到建奴南下,方才想起亡國之苦。

奈何時局崩亂,南明文官猶自想著爭鬥,遂無力迴天,大明滅亡。

所以,大明計程車子文官肯定靠不住,唯有喚起民眾的力量,大明才有救!

歷史證明,任何忽視民眾力量的政權,最終都必將走上滅亡!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誠不我欺!

p:感謝書友爻釋打賞,銘感盛情,感謝諸君投票支援,故土難離敬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非常識性主神遊戲

懶中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