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土難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二十八章 威脅,鐵血鑄新明,故土難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三捲揚帆於大明朝野

藉著崇禎皇帝剿滅江南鹽梟的聖旨,秦浩明在閩粵兩地掀起腥風血雨,出手之猛,手段之烈,出乎許多人意料。

尤其是廣州地區,誰也未曾料到,這個從未抵達轄區的總督,既會用這樣一種方式,讓人知曉他的存在。

時下,廣州全境囊括廣西東部大片地區和整個瓊州島,也就是後世海南島。

其一共有十一個州府,分別為廣州府、肇慶府、韶州府、南雄府、惠州府、潮州府、高州府、雷州府、廉州府、瓊州府、羅定直隸州。

只是現在的廣州,雖說面積大,但從人口和重要性來講,卻遠不如福建省。

十一月末,福州城迎來入冬的首場大雪,整個城內白皚皚一片。凜冽的朔風吹過,大明軍旗獵獵作響,福州城上空肅靜一片。

閩粵總督府書房內,燒得正旺的炭火冒著熱氣,秦浩明俯在書案上。聚精會神地揮毫潑墨,抄抄寫寫。

“趙順在寧德府,浩子在福州已經展開行動。興化府和泉州府依照秦督指示,暫時沒有動作。

漳州府已經解決,現張將軍帶著六千將士直撲潮州府、惠州府、廣州府,瓊州府由趙大友和李想千戶負責。”

小型的沙盤上,插滿紅色的小旗幟,閻應元拿著指揮棒,沿著閩粵海岸線一一指點過去,向秦浩明彙報各部動態。

私鹽氾濫地區很廣,可要打擊私鹽販子的地區無非就是那麼幾個。

製鹽要有鹽場,而閩粵地區沒有井鹽,故而鹽場一定在海邊州府或小島上。

“覺得熱就把皮襖脫了吧,本督這裡不必拘謹,朝廷沒給你發官服?”

秦浩明瞟了一眼站在一邊的福建鹽運司鹽官雷佳明,這傢伙披著件狐皮大氅正在擦汗。

“下官身體不好,怕冷,官服擋不了寒風,請秦督見諒。”

雷佳明諂笑著解釋,順手解開狐皮大氅,露出江南上好絲綢的圓領直開內服,胸前還掛著一串瑪瑙。

“算了,你還是把大氅穿上吧。”

秦浩明皺著眉頭對雷佳明擺擺手,這傢伙穿著一身花裡胡哨,哪有半點大明將士的風采,跟外邊的富家翁差不多。

“是,是……下官遵命……”

雷佳明尷尬地把剛脫下的狐皮大氅再度披上,弓著身體不敢站直,敬畏的望著秦浩明繼續低頭疾書。

閻應元嘴角掠過一絲譏笑,默默地看著這一切。

此次,是總督府主動找鹽運司合作,共同打擊日益猖獗的私鹽販子。

鹽運司和私鹽販子,千百年來,就像水火不容的一對冤家。作為對手,他們彼此瞭解,但又相互無可奈何。

認真說起來,鹽運司的鹽兵糧餉充足,戰鬥力不弱,至少比大明的衛所兵好過許多。

要知道,掌管東南沿海的福建鹽運司可不好惹,他們有幾個鹽池,還能從廣州呼叫部分海鹽,鹽源不是問題。

朝廷那點鹽稅也容易敷衍,拉幾個同夥就可以打著官鹽的招牌假公濟私,獨家生意好賺錢,有人企圖搶他們的金飯碗,豈能善罷甘休。

以往的時候,福建鹽運司一發威,福建的鹽販子就倒黴,不斷有人落入法網,對此束手無策,只好偃旗息鼓。

可是自從這幾年鄭芝龍招安崛起之後,插手鹽業,這一切都變得大不同了。

鄭芝龍在泉州的時候,拍案大罵福建鹽運司,混賬鹽官把官鹽炒到七八百文一斤,還讓不讓老百姓活?

我的鹽成色好價格低,只要有人買我就要賣,敢動手老子也不客氣。

鄭芝龍接過賣私鹽的活,組織下面的人一起抵制官鹽,福建鹽運司的鹽商、官府的差役哪裡是他的對手,吃了幾次大虧之後,漸漸被擠出福建市場。

氣急敗壞的鹽官們找到福建巡撫張肯堂,要求調動官軍報復。

張肯堂一查知道對方的後臺是鄭芝龍,而參與販賣私鹽的人裡還有泉州水師的官軍,斷人財路的事他可不敢幹,又把球踢回去。

老實說,他對販賣私鹽的事不是很在意。福建鹽運司隸屬於戶部,地方督撫管不了。

山高皇帝遠,假公濟私中飽私囊的事沒少幹,為地方出錢助餉卻比割他們的肉還難,張肯堂看到鹽官們倒黴甚至還有幾分幸災樂禍。

於是,福建、廣州兩省的鹽運司就逐漸衰敗下來,直到去年雷佳明接手一直沒有起色。

現在,大明最能打的總督要跟他們合作打擊毒梟,雷佳明自然欣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之說書先生

漂漂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