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夜之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百一十三章,帝國支撐者,暗夜之光,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然而,此事卻在京師引起了軒然大波,畢竟,依現在明中信的身份地位,宴請兩個小人物,這可真是前所未有之事啊!

而且,這兩人還參與了陷害明中信之事,他們心中清楚,這次宴會上必然會審這二人,查出幕後之人,但大家深表懷疑,能夠查到嗎?

繼而,所有京師自問有資格被邀請的有權有勢之人盡皆心中不悅,你宴請咱們就宴請咱們,卻將這兩個臭蟲請來,這是要做什麼?咱們就與他們一個檔次了嗎?

於是,他們心中暗暗有了決定。

然而,第三人又是大出人們的預料,第三張請諫送到了順天府尹張諫的手中。

張諫接到請諫,也大是意外,但隨即心思電轉,明白了明中信的用意,這是讓自己作個見證啊!要知道,當日雖然王小二與張捕頭臨陣反口,但終究也令他心中疑惑,畢竟,無論怎麼想,那二人也不可能臨陣反口的,他雖然心中有所懷疑,但明瞭京師形勢的他,心中自然有一本帳,這次定然是陷害明中信的,所以,他才沒有深究。

但私下裡,他卻是很是懷疑,究竟為何那王小二與張捕頭要反口,而且,前一秒二人還在誣陷,後一秒卻立刻反口,這也太快了,他也深深不解。

此番明中信邀請他前去作證,也許,自己這次就能夠明瞭其中的緣由了!故此,他欣然受請。

在萬眾矚目之時,第四份請諫送出。

又讓大家吃了一驚,只因為,這第四份請諫居然是宴請的寧王朱宸濠。

明代寧藩襲封寧王的有:寧獻王朱權、寧靖王朱奠培、寧康王朱覲鈞以及朱宸濠。

朱宸濠,為明代寧王朱權的第四代繼承人,明太祖朱元璋五世孫,寧康王朱覲鈞庶子,出生於江西行省南昌,初封上高王。因寧康王沒有嫡子,他於弘治十二年(1499年)襲封寧王。

明中信與他可是根本就沒有過交集的,雖然當時明中信前往雲南賑災,途經江西行省,但卻根本沒有入江西行省,繞道四川而去雲南,故此,他們絕對沒有見過面,這是大家認可的。

但此次,明中信為何要邀請他呢?雖然名單是陸先生擬定的,但大家知曉,如果沒有明中信的意見,陸明遠絕對不會邀請的。

這就令得大家真是一頭霧水了。

而一些大勢力卻是陷入了詭異的安靜當中,迅速召集各自的謀士幕僚暗中商議。

而寧王朱宸濠更加的意外,望著眼前桌案上的請諫目光呆滯,彷彿有些不知所措。

“王爺!王爺!”旁邊一位中年文士沉聲叫道。

啊!寧王朱宸濠回過神來,望向中年文士。

“王爺,這明中信此番邀請您,只怕用心不純啊!”中年文士緩緩道。

“用心不純?”寧王朱宸濠目光一凝。

“不錯,之前咱們與那明家根本就沒有什麼交集,即便是明中信在京師攪風攪雨,涉獵各行各業,但與咱們也沒有發生過沖突,根本就沒有正面接觸過,他為何在此敏感之時給您發請諫,只怕這傢伙不懷好意!”中年文義目光深邃地分析道。

“不會啊!咱們既然與他沒有任何交集,他為何要不懷好意?”朱宸濠卻是異常疑惑,搖頭不已。

“這我也不知曉,不過,我的感覺應該沒錯!”中年文士也是苦笑搖頭。

“你說,會不會是那事情敗露了?”突然,寧王朱宸濠目光一凝,望向中年文士。

“應該不會啊!況且,咱們應該手尾乾淨,絕對沒有出現什麼紕漏啊!即便當事人,也不知曉與咱們的關係啊!”中年文士搖頭否認。

“難道,是咱們在南疆之事敗露了?”寧王朱宸濠眉頭緊鎖,疑惑地看向中年文士。

“那更不可能!”中年文士立刻否認,“一直以來,南疆之事僅有我出面,您可是一直未曾出面啊!他就算是神仙只怕也摸不清頭緒啊!”

“既然這也不是,那也不是,那他這是什麼意思?”寧王朱宸濠輕出一口氣,面色輕鬆下來,但依舊疑惑不解。

“也許,是陸明遠當年與老王爺有舊,想要此次見見您?”中年文士目露疑惑,猜測道。

“著啊!”寧王朱宸濠猛然一擊掌,眼光大亮,“想當年,咱們父王與那陸明遠也算是老相識,還真有可能是這個理由!”

中年文士眼前一亮,但隨即恢復了黯淡,搖頭嘆道,“即便是老相識,但我聽說當年陸明遠與老王爺也算是泛泛之交,並沒有什麼深交啊!”

“對了,你之前不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極品吳掌櫃

陶人張

鐵血鑄新明

故土難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