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夜之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百八十九章 接應佈置,帝國支撐者,暗夜之光,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紛紛點頭,這沒什麼可隱瞞的,畢竟,事就是個這事,誰也瞞不住!
“老夫託大一聲,這些年雖然活在了狗肚子上,但終究在官場中混了多年,所以不客氣的說一句,門生故吏也有不少,這大家不會否認吧?”說著,他看了一眼大家。
這一點沒人敢於否認,就是不知道,他此言何意?
“所以,我準備派人帶領一支隊伍隨你們前去接應!”
這與前面他的話有什麼關聯嗎?大家有些懵,不由得疑惑地望向他。
好在,劉大夏也不賣關子,直說道,“我這支隊伍一則戰力不俗,二則他們會手持我的私章信物,在這一路之上為你們提供一些幫助,當然,是官面上的,能夠少很多麻煩,而且,還能夠隨時打聽到訊息,相信會對你們的接應有所幫助!”
大家瞬間恍然,原來在這兒等著咱們呢!不過,大家心中清楚,人家說得很對,這一點是咱們不能比擬的!
不過,大家又做不得主,這一點只能由明中遠下決定,不由得他們將目光投向了明中遠。
唉,一隻羊也是趕,兩隻羊也是放,總不能自己讓其他勢力參與,卻不讓這位劉大人參與吧!那可是得罪人的事!由得他們吧!明中遠心中嘆息。
而且,他心中明白,別看自己之前信心滿滿,就要率領隊伍前去接應,但要知道,明朝可是實行的路引制度。
明初,洪武十四年,明朝頒行“黃冊之式於天下,令天下之人各以本等名色佔籍。”
太祖鑑於元末情況,為了民治不亂,明初戶籍制度管理是很嚴格的,不同職業必須歸於不同籍,比如說民籍、軍籍、醫籍......十年一核,根據生老病死,重新更造戶籍皇冊。
明《大誥》要求工、商之類無論遠近,水路,都需要路引明白開明,且隨身攜帶。
記住,不帶路引確實會坐牢的,好像明初有個誰,長輩生病,忘帶路引,被抓起來啦抓起來了,還是皇帝赦免才回家找媽的,你不要以為這麼輕易的證明了就給你放出來了,首先你的有個高大上的理由,別個皇帝就是因為感其孝,你理由不光輝點,誰搭理你,其次,你得讓皇帝知道,不然也只能呵呵......所以,不帶路引是見相當危險的事情。
更何況,現在明家是準備大舉興兵的,這就更麻煩了,如果被地方官府認為是流寇,動向詭異,被誤會了,那可就要了老命了!
之前明中遠思索之時也是考慮該以何種身份,何種事由率隊前往南疆。現在,劉大夏的話裡話外,他能夠將這個隱患擺平,這可就太好了。
故此,他就算不為的這支隊伍帶來的戰力,也得同意啊!
“好,我同意!”明中遠點點頭,一指劉大夏身後的壯漢,“相信劉大人你這支隊伍一定是這位兄臺率領吧?”
“嗯,不錯!”劉大夏點點頭,“這位乃是劉大,之前曾經乃是軍中悍將,隨我征戰南北,故此,戰陣之事他極是清楚,只是厭倦了軍營中事,才在我府中任了一個武教頭,操練那些僕役,護衛劉府!相信此番前去接應一定能夠勝任一切的!”
眾人一訝異,望向那位壯漢,能夠被劉大夏收入府中,絕非常人啊!咱們怎麼之前沒聽說過呢?而且,劉大夏介紹的名字是如此的隨意,劉大,這肯定是假的,顯然,是不想讓人知曉之前的過往。
然而,那壯漢在大家的目光當中,卻是面不紅心不跳,站在那兒,如同一個木樁一般,毫不變色。
明中遠自然也明白這個道理,但有一點得說明,“劉大人,此番我們肯定會找一位總指揮,所以,如果這位,哦,劉大,隨我們前去的話,必須得聽從命令,服從指揮,不得擅自行動!”
“那是自然!”劉大夏點頭,強調一點,“不過,如果有官面上的事,你就讓他去處理即可!不用客氣!”
“好,就此決定!”明中遠點頭應承,“接下來,咱們就商議一下,這次的接應行動的具體佈置!”
隨著明中遠的話,大家瞬間七嘴八舌,將自己的意見提出。
廳中的氣氛瞬間變得熱烈。
而劉大夏、石文義、張採、李玉等人對於行伍之事瞭如只掌,自然是說得極多,將方方面面提出來,供明中遠參考。
至於壽寧候、建昌伯、王清等人卻是什麼都不懂,只是在旁聽著大家熱鬧的商討。
不說不知道,一應事務令得明中遠頭痛不已,畢竟,雖然他們此行並非兵家行事,但卻也得按那標準進行啊!
事情絕非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