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夜之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百二十四章 鏢書傳信,帝國支撐者,暗夜之光,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的地基來為徐達建造王府,並表明他是把徐達當做三國時代蜀國大將關羽來看待的。今太平天國曆史博物館和瞻園,就是當年徐達府的一部分。又如城中部偏東的“常府街”(今太平南路楊公井以東),是第二名功臣常遇春的府第,由於他死後被追封為開平王,因此又稱“開平王府”。常遇春曾經帶兵追逐元順帝直到開平(今內蒙古多倫西北),功勞很大,僅次於徐達。朱元璋特地在今楊公井附近造了一座花牌樓來表彰他的功績,所以明清時期這一帶的地名又叫“花牌樓”。再如今中山東路之北的“鄧府巷”和城南的“信府街”,分別是功臣鄧愈(後來追封為寧河王)和湯和(原封信國公,後來追封為東甌王)的府第。
明代南京的學校和詞廟,除“應天府學”設在夫子廟外,多數集中在雞籠山麓。如當時的國立大學——“國子監”,設在今成賢街四牌樓的東南大學一帶。而功臣廟、歷代帝王廟、關羽廟、城隍廟、真武廟、蔣王廟(祭漢代秣陵尉蔣子文)、卞壼廟(祭東晉忠臣卞壺父子)、劉越王廟(祭南唐大將劉仁瞻)、曹武惠王廟(祭北宋大將曹彬)和元福壽廟(祭元末守金陵死難的大臣福壽)等,也都建於雞鳴山南,通稱為“十廟”。在“功臣廟”中,主要祭祀以徐達、常遇春、李文忠、鄧愈、湯和和沐英6人為首的功臣共21人,俗稱“功臣樓”。在南京的民間故事中,盛傳有“朱元璋炮轟功臣樓”之說。據考證,明代初年的相當一部分功臣,確實是被朱元璋害死的。但其方式比較隱蔽,時間也有先後,並非在“功臣樓”一網予以打盡。如軍師劉基(劉伯溫)是由朱元璋透過丞相胡惟庸派醫生毒死的。徐達攻下元大都(今北京)以後,不久背上生疽(俗稱“搭背”)。回南京時病情已較重,據說朱元璋故意賜食燒鵝,促成了他的死亡。朱元璋的外甥歧陽王李文忠,也是生病時被太醫害死的。
南京的國子監建成於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它的面積很廣,東到小營,西抵進香河,南至珍珠橋,北迄雞籠山麓,大體上相當於六朝皇宮的中心區。今東南大學一帶是國子監的主要部分,所以儲存有古檜樹一株,人們稱之為“六朝松”。鑑於六朝皇宮在隋兵滅陳時就被夷為平地,樹木更難倖存,因此這株古檜樹很可能是600年前明代國子監的遺物。因為在國子監讀書以後,可以成為“賢人”,故將所在街坊命名為“成賢街”。又因成賢街的南口和東、西兩側各有牌坊一座,國子監的甫門外還有一座大牌坊,所以俗稱為“四牌樓”。現在,這兩個地名仍然沿用著。
這一切,都與明中信無關,但卻是他必須掌握的,因為,他必須對南京城瞭如支掌,才能救得了王守仁,故此,他在一路之上,向大家說明這些情況,讓大家有所瞭解。尤其是中軍都督府周邊的情況,向大家詳述一番,以備大家在劫獄之後能夠逃出生天,失散之後不會沒有準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