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夜之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百零九章 城中變故,帝國支撐者,暗夜之光,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理南京的全部事務,一般這三個人中以南京兵部尚書為主,算得上比較緊要。其餘南京戶部和都察院也有一些職能。

南京戶部、南京兵部的權力最重。南京戶部負責徵收南直隸以及浙江、江西、湖廣諸省的稅糧(此四地所交稅糧幾乎佔了明帝國的一半),同時還負責漕運、全國鹽引勘合,南京戶部侍郎兼任總理糧儲。故此,王守仁必須到戶部交接,領取賑災糧物,這是繞不過去的。好在,弘治帝已經下旨南京部協助籌糧賑災,想必應該不難。

南京兵部負責南京地區的守備,南京地區的49個衛,都隸屬南京兵部尚書指揮。這些賊人襲擊欽差,必須交由兵部審理。

南京吏部負責南京官六年一度的京察考功,北吏部不得干涉。南京刑部負責南京諸司、公侯伯府、京衛所的刑名。南京工部的職責與北京中央的工部相仿,只是管轄地區限於南京及附近各省。此外,南京工部也負責部分南方的稅收(名義上叫竹木抽分)。另外,南京戶部刷印鹽引勘合的銅版要由南京工部負責鑄造。南京禮部倒確實沒有什麼職權,因為皇帝幾乎不來南京,禮儀祭祀活動不多。

至於五軍都督府,則由魏國公徐俌任職。

不提明中信在營中安頓,單說王守仁領著吳起、監察御史等進南京城後,直奔兵部。

正在行進之時,卻只聽得一聲,“喲,前面那是王伯安兄嗎?”

王守仁一陣訝異,難道這南京城還有字伯安之人嗎?不由得將目光投向聲音來處。

卻只見一位目若朗星、風度翩翩、身著紫袍、年約二十餘歲的年輕人直奔自己走來。

難道他是叫的自己?王守仁心中一動,但細看之下,卻是不解!此人,自己不認識啊!

卻只見紫袍年輕人笑意盈盈,遠遠就直衝著王守仁拱手,“我以為看錯了,未曾想,還真是伯安兄!”

確定了,就是叫的自己!王守仁心下確認,連忙拱手道,“正是伯安,不過,這位仁兄,您是?”

“不怪王兄不認得某,某乃徐奎壁,子不言父諱,家父南京守備徐大人!”紫袍年輕人一拍額頭,連忙自我介紹道。

“原來是徐兄!”王守仁恍然,這位可不正是那徐國公徐俌嗎?

魏國公徐俌字公輔,濠州人(今安徽鳳陽人),徐達五世孫,成化元年(1465年)襲爵,成化十五年,奉孝陵歲祀,掌南京左軍都督府事。弘治九年(1496),掌中軍都督府事,守備南京。

剛才還想著,自己此來,必須向徐國公徐俌借兵呢,否則,自己這點軍士,還不知能否到達雲南宜良呢!現在徐國公的公子立刻就到了,還真是瞌睡送枕頭啊!

“不知徐兄如何認識王某?”王守仁打量著徐奎壁道。

“哦,年初,王兄中第,才華名動京師啊!徐某當時正巧在京師,有幸一睹容顏,印象深刻,故此識得!而後那上疏論西北邊疆防備等八事令家父也異常欽佩,時常在某面前提及,要某學習,故此,徐某時常想要結識一下,不想今日在此相逢!真乃幸事啊!”徐奎壁笑道。

“不敢,不敢!此許意見,幸得陛下采用,僥倖僥倖!”王守仁連忙謙讓道。

“行了,有緣千里來相會,既然你我在此相遇,咱們今日可得痛飲幾杯,走,徐某請客!”說著徐奎壁拉起王守仁就走。

“且慢!”王守仁連忙制止道,“徐兄好意,王某心領,但今日王某公務在身,無法成行,改日再上門拜訪!”

“公務?”徐奎壁一陣愕然,看看王守仁身後的眾人,再看到被五花大綁的朱員與尊者等,恍然道,“這是有不長眼的賊人冒犯王兄了吧?”

王守仁與吳起對視一眼,點頭道,“是啊,在城外,這些賊人襲擊了某,故此,某現在想將他們押送至兵部查處。”

“唉,小小賊人,還是交給守備府吧,就不用經過兵部了,我讓家丁押送他們去守備府查處,咱們去喝酒慶祝相逢!”徐奎壁一聽,滿不在乎地一揮手,道。

隨著他的吩咐,身後走過來幾位家丁,就要上前押朱員外等賊人。

吳起面色一變,伸手攔住了家丁。

“不敢勞煩徐兄,還是某押送他們去兵部吧,況且,某還得將事情向兵部奏報!就此告辭!”王守仁笑道,說著,他就要轉身而去。

“王兄見外了,先讓家丁將這些賊人押送去守備府,咱們吃酒之後再去將經過言明,相信不會誤事的!”徐奎壁也是滿臉笑容,攔住了王守仁。

王守仁心中一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