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夜之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百四十三章 欽差現身,帝國支撐者,暗夜之光,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中不由得對明中信升起了一絲埋怨,如今宜良還未正式擺脫地龍翻身餘震的影響,耗費財力物力建起這縣衙,如果承受不住餘震,再次毀壞那就得不償失了,更兼這樣的時刻,城內還未曾全部建設完畢,你就建了縣衙,這真的好嗎?是不是有些好大喜功的意味?
蒙巾人也皺眉不已,不由得將埋怨的目光投向了明中信。
至於滿面鬍鬚之人也有些不以為然地看了一眼明中信。
明中信對這些彷彿沒有一絲感覺,翻身下馬,衝蒙巾人笑笑,伸手延請道,“請入內歇息!”
眾人紛紛下馬,自有下屬收羅馬匹。
一行人緩緩步入了這新建成的縣衙。
迎面而來的是照壁,照壁之上空呈現的是一縷飛簷,顯然,那就是大堂。
轉過大堂,人們瞬間發現,大堂左右卻是一片空曠,無一物無一屋,只有一座孤獨的大堂立大那兒。
一時間,大家為之愕然,這是還沒完工啊!
“這座縣衙其實乃是在百姓們強烈要求下建立的,明師爺其實不願意勞民傷財建設縣衙,但百姓們一致要求,說是沒有縣衙大堂大家心中沒底,也沒有個歸屬感。其實,百姓們的意思是想要讓明師爺有個歇息的地方,只因為,這些時日明師爺太過勞累了,連個歇息的地方都沒有!”說著,嚴主簿將欽佩的目光投向明中信,眼中也閃過一絲痛惜。
與此同時,雲老爺、嚴秀才及學員們也是紛紛將痛惜的目光投向了明中信。
蒙巾人與滿面鬍鬚之人聽著嚴主簿的解釋,再看到這一幕,心中卻是一動,看來,這明中信深得宜良民心啊!
“說這些幹什麼!來,先行進去歇息歇息!”明中信卻是淡然一笑,制止了嚴主簿的解說。
眾人魚貫而入,紛紛落座。
大堂卻是沒什麼與眾不同的,不過就是縣衙大堂的標準樣式。
抬頭望去,大堂正面上書“親民堂”,坐北朝南,高聳威嚴,在建築上是縣衙署中最為宏偉的,在職能上也是最為重要的,全縣所有的大案、要案、命案都要在這裡審理,大堂為五楹廳堂,中間為三楹公堂。
大堂內,正中屏風上繪有山水朝陽圖,山正、水清、日明,即“清正廉明”,這與宮閣上方所懸匾額“明鏡高懸”可謂異曲同工,意即告訴百姓本知縣辦案公正、廉明。“吏不畏吾嚴,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則民不敢慢,廉則吏不敢欺”。這正是身為一任知縣所應有的品格和氣度。
屏前高出地面約一尺的地方稱作“臺”,臺上四根柱子圍成的空間稱作“官閣”,是知縣審案時所在的地方,由於官閣四面通風,冬天斷案時,通常在臺上的案下放一火爐,以供知縣取暖,所以官閣又稱為“暖閣”。案上通常置文房四寶、令籤筒、驚堂木等升堂用品。案的旁邊有一木架,上置官印及委任狀。官閣頂蓬上繪有三十六仙鶴朝日圖,象徵皇權一統,四海歸一。
幾名學員端著茶盞從後堂走了出來。
卻原來,趙明興早在他們來到大堂之前,就已經率領學員們步入後堂準備奉茶。
明中信環視一週,抬頭望向大堂外。
眾人卻是不解地望了他一眼。
然而,明中信不說話,大堂之內卻是一片安靜。
就在此時,突然,大堂之外傳來一陣急步之聲。
明中信一聽,瞬間面上浮現出一絲笑意,隨即他衝趙明興使個眼色,趙明興心領神會,帶著所有學員轉身前去大堂外進行警戒。
與趙明興擦肩而入了幾位,龍行虎步地進入了大堂之內。
來到近前,這幾位衝明中信一拱手,“某將見過明師爺!”
“將軍們辛苦了,坐!”明中信笑道。
不錯,這幾位正是那沐將軍、邵績、李兵幾位將軍。
沐將軍坐定之後,環視一週,一皺眉,衝明中信拱手道,“明師爺,不知為何不召集吳將軍與明義將軍來此共商大事?”
“稍安勿躁!”明中信卻是笑著擺手道。
沐將軍一聽,皺眉不已。
“明師爺,即便老吳有千般不對,這些時日你將他空置,也夠懲罰他了吧!老吳就是個直性子,還請師爺寬恕他,不要與他一般見識了!”旁邊的李兵忍不住了,站起身形抱拳道。
“唉,你什麼時候見我將吳將軍閒置了?”明中信搖頭失笑,嘆口氣反問道。
啊!難道不是嗎?李兵與沐將軍對視一眼,皺眉不解地望著明中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