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夜之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百八十七章 各方分析,帝國支撐者,暗夜之光,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明中信站起身形,舉手製止了大家的七嘴八舌,環視一週漸漸平靜下來的大家。

“各位,這只是中信離開京師的第一個原因!”

與此同時,李府中,李東陽也正在與劉大夏及李兆先在談論著明中信此番舉動的用意。

“其實,除了強敵環視之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明中信想要引蛇出動!”李東陽嘆道。

“引蛇出動?”李兆先在旁一陣不解。“父親,既然要引蛇出動,那這些蛇出來了,豈不是要將明家毀於一旦?而且,中信已經離京,豈不是遠水解不了近渴?”

“這其實就是他的聰明之處!”劉大夏一撫長鬚道。

“切,是哪個在中信接旨之後萬分擔心,深怕中信有所閃失的!馬後炮!”李東陽在旁譏笑道。

“你?”劉大夏臉色青一陣白一陣,但卻無話可說。確實,這些道理他也是在之後才想到的!

李兆先卻是焦急地望著鬥嘴的二老,心中無語之極,這二位,說著別人的事都能掐起來,真是服了他們了!

在不遠處的謝府,謝遷也正在教誨下屬。

“不錯,接旨這正是明中信的聰明之處!伯疇,你說說,如果明中信接旨,有何好處?”謝遷一撫須,望向身前的下屬。

卻只見他面前的下屬滿面斯文,正是今科文狀元倫文敘。

倫文敘,字伯疇。明朝南海縣黎涌(今廣東省佛山市禪城區石灣鎮街道黎涌村)人。生於明憲宗成化三年(1467年),或成化二年(1466年),生有異相,頭顱周長2尺,被人戲稱為“大頭仔”。

倫文敘幼時家貧,兩三歲時,父親便在勞動之餘,用心地教他寫字、讀書,背唐詩、宋詞,年把時間,他就能流利地背出數十首詞,並練得一手好字,還養成了勤學好問的習慣。七歲時,因常到村內一間私塾門外偷聽,塾師因此備受感動,免費收他為學生。因聰慧好學,倫文敘八九歲已能詩文,長於對聯,每試必列前茅,有“神童”、“急才”、“鬼才”之稱。其後,塾師年老病逝,倫文敘因而綴學,但仍一面賣菜操持餬口,一面專心鑽研經典。[1][4]

1489年(弘治二年),以儒士赴省應試,為巡按御史賞識,選入太學肄業。

弘治十二年(1499年)己未連中會試第一,殿試第一,考中狀元,授翰林院修撰。

卻只見倫文敘躬身向謝遷施禮道,“不瞞大人,伯疇倒是有些心得,那明中信此番只怕是想要利用自己一已之身,引那些有意於他的人引出京師,進而轉移明家身上的注意力,緩緩發展,最終促進明家的紮根京師大計。”

“嗯,不錯!”謝遷點點頭,反問道,“這樣的話,他就不怕明家群龍無首,自亂陣腳,被暗中的敵人算計嗎?”

“大人這是考校伯疇呢!”倫文敘自信一笑,接道,“其實,這才是他真正的聰明之處,要知道,這明中信正是接了御旨出的京師,如果有人敢在此時對明家下手,只怕事發之後,第一個饒不過這個人的就是咱們陛下!大人,您說伯疇說的對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亮劍:我怎麼穿越成楚雲飛了?

遙遠沒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