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夜之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百九十四章 長亭踐行,帝國支撐者,暗夜之光,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京師傳言紛亂,但當事人卻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把事來排,王守仁、明中信二人經過幾日的安排拜訪,終於將手頭之事告一段落。
在各方矚目之下,王守仁這位賑災雲南的欽差終於要起行了。
這一日,豔陽高照,風清氣爽。
欽差王守仁上殿領取“敕”,向弘治辭行。
作為幕僚,明中信及其儀仗停在皇宮門口,靜候欽差王守仁。
明中信身後是趙明興,以及幾位武堂學員,緊緊跟隨著他。
明中信打量著眼前的欽差儀仗,好奇不已。
畢竟,他也沒有見過欽差儀仗,此時有機會,豈能不打量一番!
儀仗之前,立著兩位騎馬的將軍,頂盔貫甲,目不斜視地望著皇宮大門。
之後,有兩隊共二百人的衛士,分列左右,穿著鮮亮甲冑,手持明晃晃的長槍立在前面,後面緊跟著一百兵士,打著刺繡繪畫的各色旗幟,木雕鐵打金裝銀飾的各樣避、肅靜、官銜牌、鐵鏈、木棍、烏鞘鞭,一對又一對……隨後,是一柄題銜大烏扇,一張三簷大黃傘兒,罩著一頂八抬大轎。
身後的趙明興等人更是左看看右看看,新奇不已。
吱呀呀,宮門大開,只見一位青年官員雙手捧著敕書,當先踱步而出,只見他面如冠玉,雙目神光閃現,顧具生輝。
喲,這就是欽差嗎?太年輕了吧!明中信心中一動。
咦!旁邊的趙明興口中發出一聲,明中信轉頭望向他,卻只見他滿面的震驚之色,指著欽差,說不出話來。
難道明興認識他?明中信有些驚訝,他何時論識的?
然而,此時的場合根本無法詢問,卻只見那兩位將軍翻身下馬,迎了上去。
明中信連忙,緊走兩步,迎上前去,畢竟,他可是欽差的幕僚,之前因為家中瑣事,未曾去欽差府上拜訪,就有些失禮,如今第一次見,如果再沒禮貌,只怕人家更是會對自己有意見啊!
“末將吳起見過欽差大人!”
“末將李兵見過欽差大人!”
二位將軍上前行禮道。
“二位將軍有禮!恕王某有旨在身無法全禮!”王守仁衝二位將軍一點頭,回禮道。
“欽差大人客氣!”
“學生明中信見過欽差大人!”明中信見二位將軍見完禮,連忙上前行禮道。
“明幕僚有禮!”王守仁眼中閃過一絲精光,上下打量一番明中信,點頭道。
明中信笑笑,躲過一旁。
王守仁也不客氣,不再看他們,轉身向身後道,“各位大人留步,王某就此別過!告辭!”
嚯,卻只見王守仁身後站著一群身著官服之人,一個個頭載烏紗帽,身著紅袍,滿面威嚴。
嚯,看這服飾居然盡皆是四品以上官員,而且以三四品為多。
大明文官官服繡禽,武官官服繪獸。品級不同,所繡的禽和獸也不同,具體的規定是:文官一品繡仙鶴,二品繡錦雞,三品繡孔雀,四品繡雲雁,五品繡白鷳,六品繡鷺鷥,七品繡鴛鴦,八品繡黃鸝,九品繡鵪鶉。武官一品、二品繪獅子,三品繪虎,四品繪豹,五品繪熊,六品、七品繪彪,八品繪犀牛,九品繪海馬。文武官員一品至四品穿紅袍,五品至七品穿青袍,八品和九品穿綠袍。
明中信只是聽劉大夏為他介紹過,但卻未曾見過,乘此機會,細細觀瞧一番,心中默默對比,將這官場中的第一課補齊。
“王大人,此行身負重任,還望殫精竭慮,此去雲南,控制災情,安撫百姓,建功立業,為陛下分憂!”為首之人謝遷衝王守仁道。
“王某自當為陛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王守仁一臉正氣,滿情激情道。
謝遷點點頭,微笑不語。
“祝王大人一路順風!”眾官員上前,衝欽差王守仁,回禮道。
王守仁衝大家點點頭,手捧聖旨,返身來到八抬大轎前,轎伕掀起前簾,令得王守仁入轎。
待兩位武將、明中信及學員們紛紛上馬,轎邊一位差役高聲叫道。
“欽差起行!”
一聲令下,隨著十三聲鑼聲響起,儀仗隊伍鬨然起行。
在這裡,咱們得介紹一下官員出行的規矩。
官員出行(或者出巡)所乘坐及隨行的儀仗也都有嚴格的區別。各方面都體現了等級上的區別。除了微服出行,官員出行所用迴避、肅靜、官銜牌、鐵鏈、木棍、烏鞘鞭、金瓜、尾槍、烏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