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昕512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69章 靜心咒對許曼的影響,鴻元至尊,東昕512,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張顯一句話,讓易建勇臉色相當的難看,當時他說過,你張元亦如果能殺了他身後的任何一人,他就帥眾投誠。
張顯這就來討債來了,他可是沒少殺易建勇的人,殺了人家的人還堵著門口討債,這真是熊人熊到家了。
而張顯還玩了文字遊戲,不但把投誠說成投降,還直接揭穿易建勇真實身份,一聲少觀主,讓他們內部霎間動盪。
易建勇是少觀主而不是老觀主易清虛的事,道觀高層中知道人並不多。
明智算一位,杜老算一位,還有兩位,那就是易清虛身邊的兩個童子,也就是常說的道童,這兩位一曰;明心,一曰;明誠,年齡要比明智小些,他們不算易清虛的弟子,但是地位卻不低與明智,甚至易建勇也對他們相當的敬畏。
現在能見到易清虛的就這兩位,明智雖然代師授藝,易清虛名下大弟子,但是想要見到師父,也得需要兩位通秉。
杜老算是道觀中最特殊的一位,誰也鬧不清他到底是受到易清虛青睞,還是不被重用,他一般不與其他人接觸,每天就是一日三餐後躲在陣法控制室鼓弄什麼,沒人去打擾他,就是明心、明誠即便是明智也看不出對他恭敬還是不屑,反正這人獨特例行,易建勇也不與他來往,就是需要啟動陣法時才會想起還有杜老這一個人在道觀中。
此刻這些道觀中已知的重要人物都站在易建勇身後。
先前明智在橋頭只是透露了一句家師閉關無法接待夏王。
而易建勇也沒說自己身份,他身後那些人,也只是認為明智是說了句託辭,畢竟張顯曾問過易建勇名號,易建勇沒有回答。
後來張顯曾調撥了一句;代觀主。
可那些人也沒覺得這位觀主是少觀主,以為他們各自口舌之爭是計策。
畢竟易建勇始終沒有正面承認自己是觀主,也沒說自己是觀主。
只是杜老出現時叫了他句少爺,至於少爺這可含義多了,易建勇的親信可以認為杜老有可能是易清虛的老家奴,稱呼易清虛少爺也沒什麼不妥。
反正一直到現在,易建勇都是處在煙霧中,誰也說不清,看不清他,可張顯卻已經知道了他的真正身份,所以這一刻直接喊了出來,雖然引起一霎間的動盪,讓道觀的人對易建勇起了懷疑,可是易建勇一瞪眼,拿出觀主之威來,這些人又陷入雲裡霧裡。
唯有杜老露出憂色,這點張顯觀察很仔細。
明智此刻卻是眼觀鼻鼻觀口默聲不言,明心明誠不動如松的站在杜老身側。
至於其他人,看上去已經恢復意志,但是其微妙變化還是能看出來的。
最有意思的當屬高爺,他或許有多動症,在人群中沒一點安靜,竄來竄去,讓人直皺眉。
張顯也覺得挺好奇,這位犯了這麼大的錯,怎麼就沒受的懲罰,而且這麼沒規矩的舉動,卻也沒人呵斥他。
氣氛很微妙,易建勇雖然很難堪可也沒與張顯鬥嘴,只是臉色變幻不定。
“上士無爭,下士好爭;上德不德,下德執德。執著之者,不名道德。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驚其神;既驚其神,即著萬物;既著萬物,即生貪求;即生貪求,即是煩惱。煩惱妄想,憂苦身心。但遭濁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靜矣。”
張顯嘴角微挑,忽然吟出老君的靜心咒來。
一邊吟誦,一邊觀察眾人反應。
但見杜老猛地抬起頭來看向張顯,明智睜開眼,隨後單手立於胸前衝張顯一鞠,回身看了眼杜老,轉身向道觀中走去。
易建勇皺了皺眉,卻沒有阻攔。
這時明心舉步走出來,來到張顯面前。
“夏王,散人這廂有禮了。”
他竟然向張顯行了個標準的道家之禮,張顯略一猶豫,還是正了八經的回了個標準的道家之禮,畢竟他可是最純正的道家弟子。
“愚人但求一面易道友。”
張顯說出自己的來意,並降身份與散人之後之愚人爾。
明心頓了一下。
“夜深了,夏王可否明日再來。”
“好,打擾了,告辭。”
張顯倒也果斷,施禮後轉身而去。
“明心,將夏王所吟誦記錄下來,不要有差錯。”
杜老吩咐一聲轉身回了道觀,易建勇訕訕的帶人也回了道觀,道觀大門轟然關上。
“你剛才說吟誦的是什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