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昕512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6章抗秦之十,鴻元至尊,東昕512,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劉墉謀略比朱健和劉珂是差了些,這是因為劉墉是純粹的軍人,軍人的性格是果敢勇猛,馬革裡屍、身先士卒、視死如歸、威武不屈,雖然也不欠缺機制靈活,但是太過直爽,固執義氣,靠拳頭硬說話。
為什麼將帥身邊都配些謀士和監軍,其實就為了彌補這種欠缺。
就如劉墉,不喜歡陰謀算計,而朱健就彌補了他這點,出謀劃策,陰謀算計,如果他因為某件事,固執己見,有可能會造成不必要的損失,那麼監軍史就出面了。
監軍史雖然一般不參與軍事,但是卻起著監督作用,他的話對將帥來講,不得不謹慎對待,不然會惹禍上身。
張顯現在還沒有配齊軍中必要的職官,八大軍團中,謀臣和監軍史都是臨時搭配,沒有固定下來,有的軍團還沒有監軍史。
張顯設定的監軍史,和其他諸侯國略有不同,這不是個臨時職官,他心中的想法,就是前身所在世界的軍隊一樣,把監軍史當做政委。
將軍;參謀軍師,監軍史。
將軍主導軍事;參謀軍師,出謀劃策。
監軍史;彰善癉惡,激濁揚清,政之理亂。
張顯把監軍史排在三位主官之末,主要還是怕監軍史太過干預軍事主官的決策。
其實劉墉也不是那麼固執,他做事直爽侃快,但也有些小謀略,也就是說陽謀。
就如他下令讓葉成海凌威軍團,直接穿插去了延河城主城,放任同盧月對峙的十萬秦軍不顧,其實他知道這是個險招,他了解盧月那些人的能力,++
+知道有可能對付不了那十萬秦軍,於是來見張顯,耍些一眼就能看穿的小計謀,實際上就是想請張顯去那裡主持,但是張顯現在畢竟是國王了,直說不得,欲拒還迎,達到目的哈哈笑著走了。
張顯怎麼不知道他的心思,順了其心意。
劉墉這招也是險招,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事,面對人數眾多強大的秦軍,有了千載難逢的機會,但又準備並不充足,想一戰定乾坤,那就得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力量。
劉墉敢利用自己的主上,至他於險境,是他同張顯關係非同一般,而且對張顯非常瞭解,以他現在的修為和所擁有的助力,很難有人將他置於死地。
這並不是說張顯現在無敵了,而是就目前所處局面,遇到不可敵的強敵機會不大。
劉墉的險招已經沒有風險了,張顯親帥一眾雜兵,機會了十萬秦軍,秦軍主將準備逃跑了。
“呔,哪裡走!!”
張顯見秦軍主將要跑,大喝一聲,將纏杆矛掛在得勝鉤上,意念一動,太初弓出現在手中,雙膀一叫力,弓拉半月,三支鐵矢任扣單絃,略一瞄準,三支鐵矢飛射而出。
毫無懸念,秦將中箭翻身落馬,嗚呼哀哉。
身後的護衛一見,不由熱血沸騰,吆喝喝呼叫著,氣衝雲霄。
出戰前,張顯就告訴盧月,告令士兵不許燒營,但是還是有很多地方燃起了大火。
秦軍大營中原本就有很多燈籠篝火,衝殺中打翻了燈籠,踢散了篝火,難免引起大火,半個多時辰的廝殺,不知不覺中,天以漸亮,原本的雜兵,等戰鬥結束後,才發現,這哪是三萬秦軍,光投降成了俘虜的秦軍就七八萬人,再加上遍地的秦軍屍體,加起來足有十萬人。
眾軍將一時間後怕的渾身打顫,可是又想到就這麼輕鬆地戰勝了,傳說中強大無敵的秦軍,而且還是十萬人,不由得激動起來,冰涼的身體又發熱起來,於是不約而同的歡呼起來。
同盧月會合在一起的張顯坐在馬上,不由得露出了笑容。
“盧城主,我們勝了,勝得很漂亮嗎。”
“慚愧。”
盧月雖然也按耐不住的激動,但是他知道這場勝利不是他的功勞。
“不必慚愧,你本身就不擅長軍略,能在兵少將寡後無援軍的情況下,組織起來一群雜兵,將秦軍阻擊在雲峰山這一線,給我們爭取了時間,已經很了不起了。”
“這也是馬將軍及時趕到起了關鍵作用。”
“不必妄自菲薄,不是你正確應對,馬將軍即使到了,也只能吃秦軍馬屁灰了。”
張顯鼓勵安撫了盧月後,這才說出對盧月的職務變動安排。
“這一戰後將收復延河城,將秦軍趕過黎江,我們就得暫停前進腳步,整頓穩定內部,你對這一帶非常熟悉,也有聲望,我計劃將巴蘇城以北這數座城整合為一郡,為順儀郡,由你來擔任郡守一職,可有困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