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昕512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0章玉山之密(1),鴻元至尊,東昕512,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求訂閱
蘇魯嘆息一聲。
“唉,還能怎麼辦,他們已經進入建康城地界,唯有出戰了。”
蘇魯在建康城駐守多年,根基就在這裡,他逃避不了,雖然沒有信心戰勝入侵的黎軍,但卻不畏戰。
“我們算起來也有十幾萬人,人數上不差多少,所差的應該是戰力,黎軍二十萬人戰到現在,所剩之人都是彪悍之輩,戰力上我們遜色些,但是我們佔著地裡優勢,所以這一戰也在五五之數。”
蘇魯分析得到也不差,但畢竟是坐堂談兵。
眼見著黎軍逼進,蘇魯坐不住了,於是起兵迎了上去,可是蘇魯父子走了不到半天,葉成海帶著八萬人突然殺到建康城下,城中兵馬所剩不多,也就是城防軍兩萬人,不到兩個時辰,建康城失陷。
葉成海把蘇魯一家老小擒住,留下兩萬人守城,帶著六萬人在肖堪山設伏,將蘇魯父子十萬人堵在肖堪峽谷中,而作為佯動的五萬人迅速跟進,將另一面谷口封死。
蘇魯父子被困肖堪峽谷,葉成海以其家小要挾,放火燒山威逼,蘇魯父子被迫投降。
不是父子倆軟弱沒骨氣,也不是他們沒有能力,而是葉成海太過狡猾行動太過迅速。
蘇魯的作戰計劃是把黎軍引入肖堪山峽谷,用火攻之計,雖然是夏秋季節,草木不易燃燒,但是他準備了放火之物。
可是他沒想到葉成海****他老窩,惶急往回趕,結果他佈置的對付黎軍的東西,卻被葉成海給利用上了,反倒把自己陷在自己挖的坑裡了。
最要命的是,這十萬人差不多都是建康城人,葉成海威脅說,如果他們不投降,放火燒山不說,還要血洗建康城,這一下就擊中要害,軍心不穩,過半數人消極罷戰。
蘇魯最後為保全建康城百姓,無奈選擇投降,他提出唯一的條件,就是讓葉成海保證建康城不遭受兵禍。
其實蘇魯不知道葉成海已投奔了張顯,並沒有血洗建康城之意。
蘇魯投降,被押回建康城,十萬人暫時圈禁在東、西兩座軍營中,等待張顯派人來處理善後。
到了這時候蘇魯父子才明白怎麼回事,聽說葉成海這一股黎軍向張顯投誠了,父子倆到不擔心了。
葉成海沒想到的是,竟然是張顯親自帶人過來處理這件事,蘇魯一家人被禮送到了上京城做寓公去了。
張顯冊封葉成海為徵北將軍,並將劉墉大將軍令給了他,劉墉令他精選十萬精兵駐守西魯城,剩餘之人交給城主廖凡處理。
就在張顯要向玉山大營趕去時,羅玉派人來向張顯求助六萬人。
“羅將軍怎麼要這麼多人啊?”
羅玉張口就要六萬人,張顯感到意外,陳公威估算羅玉應該有五萬人,他要六萬人,豈不是超額了嗎。
“啟稟王上,我們虎威軍現在只有二萬人。”
“啊,怎麼這麼少啊?”
張顯驚訝道。
“我們虎威軍原本也有五萬多人,可是每個城都得派人鎮守,一分散就沒多少人了。”
這人解釋道。
“這事情怨我們考慮不周,這樣吧,這裡撥給你門六萬人,你同葉將軍一起走,順便帶過去吧,另外在玉山大營那邊在撥給你們兩萬人,你讓羅將軍派人去接收。”
“遵命。”
這人一聽高興地不得了,他們現在為募兵愁白了頭,因為張顯取楚所帶兵馬,大部分是他原先佔領的幾座城募集的,青壯年大部分都去了楚國沒有回來,當地已很難在募集到兵,而羅玉經管的就是這幾座城。
廖凡留下兩萬城防軍,剩下的都遣散放歸田裡。
處理完了建康城的事,張顯急匆匆趕往玉山大營,王楊狀態並不樂觀,早去一天就多一分希望。
馬歡被封為徵西將軍,因為他的十萬兵馬算是完整的,而且戰力很強,考慮到羅玉的困難,張顯傳信給陳公威和劉墉,建議讓馬歡替換羅玉駐守滇南城,接管滇南城、石塘城和臨丘城,讓羅玉返回落雁峽要塞整軍訓練。
等張顯趕到玉山大營時,陳公威和劉墉的回信已經送到。
張顯不干涉軍府的事,他只是提建議,最終陳公威劉墉是否採納,那是他們集體研究討論的結果,張顯尊重他們的決定,但是張顯卻有同意和否決權,這個權利雖大,但他不會亂用的。
陳公威和劉墉支援張顯的提議,於是將軍令就交給了馬歡。
惠康城就暫時交給廖維凱代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