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六章氏族信物,穿到上古當酋長,青鉤,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風和的離子刀割到了讓美的動脈,時間彷彿靜止了一般。

讓美連聲都沒有出,脖子上噴出一線血漿,再看那刀痕細到無法辨認。

倒下後,她的脖頸處流出一灘鮮血,身體抽搐著動彈了數下就停止了呼吸。

風婁趴在地上,兩隻眼睛盯著風和,整個身體萎縮起來,痛苦流涕道:“不要殺我,我錯了,風和兄弟,風和兄弟!我……”

他的話還沒說完,一道淡紅色的微光從他的口中穿過,他直接四爪朝天仰身倒下,死的時候眼睛都沒有閉上。

風和罵道:“狗雜種!出來混總是要換的!”可惜他的話,風婁是聽不到了。

罵完了之後,風和擦拭乾淨骨刀插於身後,俯身檢視了一下兩個幫手的氣息,發現他們睡得很沉便放下心來坐到地上休息。

坐在那裡,他的腦子也沒閒著,不時地算計著洪水差不多該到了。

洪水以60公里的速度行進,十八彎式的山谷曲折來回,總長度也要有七八十公里,洪水行進到伏羲氏駐地正好需要一個小時。

再算計一下,他在跑路上花了半個多小時,回來之後去見風麗和節曲花了十分鐘,現在殺讓美和風婁用去了十多分鐘。

嘴裡嘀咕著洪水就要到了,站起身來就想走出讓美的草廳,走到讓美的身邊之時,他卻被一個亮光吸引住目光停下身來。

他蹲到地上,從讓美胸前的虎皮裡取下一個物件,那是一隻似龍非龍,似魚非魚的半圓型的玉。

在這個時代,人們進入了舊石器時期的晚期,以前世的孟然對考古史的瞭解,他斷定手上的這隻玉壁,是來自於同時代位於南方嘉興一帶的馬家浜文化。

七千多年前,只有生活在馬家浜文化的居民們才能做出品質稍好一些的玉壁。

這隻玉璧還只是半隻,另一半不知道落到何處。

玉璧上有一穿孔,是用來拴繩子的,也是便於攜帶的。

透過這半隻玉璧,風和認為自己所來的時代應該就是七千多年前,這個時代要比以前的歷史書上說的時間早兩千多年。

這可是第一手史料,是他透過穿越得到的,回去後他一定要把在這裡蒐集到的實物和實事,寫進歷史教科書。

伏羲氏政權到夏禹之間的這段歷史,不能再胡亂地寫進書本,要讓後世的子孫都能看到祖先們真實的歷史。

把目光收回,他把玉璧放入一塊牛皮做成的包裡,那個包用粗皮條縫合在一起,顯得非常醜陋。

他剛收起玉璧,門外進來一個人,進來後看到現場的慘狀,發出了一聲尖叫。

風和起身見是象怡,這才放鬆神情,滿不在乎地問道:“你來幹什麼?”他知道象怡就是被打死也不會出賣自己的。

象怡的膽氣還是比較大的,指著讓美問:“是你殺死了她?”

風和微微一笑,反問:“不是我那還有誰?”

象怡這才進了草廳,又看到了風婁,指著他道:“他也是你殺的吧?”

風和點點頭,又問道:“你怎麼到這裡來,洪水還沒有到嗎?”

“噢!我給嚇忘了,母親讓我來叫你,說有重要的事要跟你說!”

聽到節曲叫他,風和立即收拾了一下地上的物品,他找了個破皮子包在裡面就跟著象怡去了帝都。

就在風和去帝都的路上,洪水如期而至。

風和聽到山下低窪之處傳來了人們的吶喊,然後那些聲音很快被洪水肆虐掉。

他加快步伐,興沖沖地趕赴帝宮。眼看著快到了帝宮門外,前方匆匆過來幾個人。

風和一看是石生和陸餘他們,驚訝地問道:“你們怎麼來了?”

石生一笑,道“別忘了,我是專門負責天象的,要是連這點本事沒有,還怎麼出來混?”

風和聽他的話就感覺帶有現代人的口語的意味,只是也聽不出毛病來,然後就問:“那些猛獁象呢?”

“幸虧我們處理的快,我們把十八隻猛獁象趕到就近的山坡之上找來石頭和木頭圍擋起來,又把其他的獵物抬上了高坡,再想下去合力拉上一隻死象時,洪水就來了。”

風和道:“那你們是怎麼到這裡來的?路上的山谷到處都是洪水!”

石生道:“首領!我換了個地方,把咱們的家安在了那條小河的另一邊,在一片樹木後有一個更高的石頭山坡,坡頂是平整的,更適合我們居住。”

風和還是沒聽明白,石生接著道:“我們在河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毒士子

石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