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部分
指點迷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5部分,重生農家樂(wan),指點迷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門呢。”
婆家遠,就是九日回門也行,不必非要三日。
秀芹回門,柳氏少不得又得細細地問問在婆家如何,叮囑一下做媳婦的規矩,如何與妯娌相處等等。
像二嬸三嬸那樣的妯娌,這四外八村的也是少見的,秀芹那兩個妯娌,雖然也有點小心眼,卻也識大局好面子,相處融洽,柳氏倒是也不擔心的。
等姐姐婚事過後,秦顯、秦揚就去讀書,家裡忙活春種,抓豬崽、秧地瓜等。
這次春種,秀瑤和爹孃商量,讓人幫忙秧地瓜。她提供地瓜苗,讓他們秧在地裡,秋天霜降的時候讓他們將好地瓜送來她付錢買。按照一文兩斤收,一畝地產量在三四千,保底也有二兩的收入。而他們如果種麥子,只怕最多也就是七百文左右。
這樣的話她們就不用自己秧太多地瓜,畢竟自己和老爺家力量有限,可要做粉條的話需要的地瓜數量卻多,必須要有其他農戶幫忙才行。
這種事爹孃都看她的,既然她說行就行。
秀瑤找了幾戶人家,不過除了三爺爺、二嬤嬤、老秦頭、秦二貴、秦德才等幾個,另外一些人不同意種,他們怕秀瑤說話不算話,也怕她虧了拿不出錢。畢竟鄉里鄉親的,人家也不好意思逼債,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不種。在他們心裡,覺得這是秀瑤在跟他們借錢,借地用。而且,那地瓜也不是什麼好東西,聽說有人吃了還肚子疼,又不是人人能吃的。
秀瑤就和幾家簽了文契,暫時一家種三畝地,多了她也不想要,等收益好了,再讓他們決定種多少。
剛忙完春耕春種,接著就是四月農閒,秦業成親的日子。
四月初四,宜嫁娶,秦業身穿大紅袍,迎娶許二妮。許大嫂是傍晚時候到的,柳氏請了不少人,本家的嬸子做全福老人,還有不少前來觀禮的,站滿了三間新房前面的院子——還沒有院牆。
三間正房高高大大的,窗戶是大框架的一馬三箭窗,上面糊著紅紅的大喜字,屋裡面寬敞透亮,糊著雪白的牆紙,顯得亮堂堂的,一點都不昏暗。
而房門也不像以前那樣,進屋就得低頭,如今房門也建得寬敞的,人進屋不必再害怕撞到頭。東西兩座灶臺,砌得平平整整,不再是純土坯,而是用青磚,灰泥抹縫,顯得乾淨大方。
嶄新的鐵鍋,嶄新的鍋蓋,牆壁上頂著木楔子,掛著嶄新的鏟子、笊籬、箅子、炊帚、筷子架等等。堂屋正中是一座翹頭大案,上面放著花瓶,裡面插著雞毛撣子,還有一盆牡丹花,一座搖錢樹。在前面是一張八仙桌,兩把椅子,兩隻小杌子。
大案東邊就是嶄新的飯櫥,榆木製作的,樹木自然的紋理在漆面下更加光澤柔潤。碗櫃飯櫥上都有紗屜,依稀可見裡面餐具的光芒。
家裡到處都貼著喜字,讓人一看便覺得喜氣洋洋的,也跟著心情愉快起來。
東間炕上鋪著嶄新的高粱蔑炕蓆,炕尾處一隻四門炕櫃,上面七八床棉被幾乎到屋頂。讓人驚訝的是屋頂竟然吊了承塵,也就是虛棚,是看不見屋笆的。
炕前靠東牆是新娘子的梳妝檯,北邊靠牆是黑漆大衣櫃,屋子裡傢俱不多,卻乾淨整潔。
西間炕上就放了大大小小的攢盒,裡面是些果子和點心,炕前放著聯三櫥,北邊是衣櫃衣箱,幾隻凳子。
秦家的人都穿著新衣服,一個個臉上喜氣洋洋的,他們跑裡跑外地忙活著,將香案設在了院中,八仙桌、靠背椅,等新娘子被喜娘扶下驢車來進來拜了天地,就送進了洞房——東間。新娘子一到,全福老人就開始唱喜詞,又讓人開始分秀瑤等孩子們吃喜果、喜糕等,還有紅棗、花生,桂圓、栗子、一個勁地問秀瑤幾個棗甜不甜,花生香不香,桂圓甜不甜,栗子香不香,秀瑤都說又甜又香。
秦揚也由老秦頭特意跟任先生請了假送過來的,大哥成親他最激動,跑前跑後地忙活,聽見全福老人問,他喊道:“早生貴子!”
大家哈哈笑起來,都喊,“早生貴子,早生貴子。”
外面支起來的棚子裡擺了十幾桌酒席,都是親戚和本家來祝賀的,除了柳家的、秦家本家的,連劉安、周強、劉巖等人也都來了,馮掌櫃等人也送了賀禮來。
大人們吃酒,小孩子們就跑進新房去要糖果吃,這時候新娘子已經掀了蓋頭自己坐在炕頭的大紅被子上,穿著大紅的嫁衣,頭上扎著紅花,臉蛋嘴唇都擦得紅紅的。
秀瑤擠在孩子群裡看著,嫂子比以前白一點,可能是粉擦得多,白白的,眉毛和眼睛漆黑的,襯著紅紅的唇,看起來也挺漂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