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二章 資金準備
孤獨麥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百六十二章 資金準備,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內,孤獨麥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所得稅在所有稅課之中簡直是最敗壞道德的!”青島縣某高山流水茶館內,一位穿著緞布衣服的老頭說道。
老頭身上你的衣服品質不錯,一看就出自那些接私人定製訂單的個體織戶之手。看那手藝,也至少是二十年以上的老師傅的作品了,這可不便宜!
事實上這位老頭是青島縣著名的股票經紀人,長袖善舞的他在很多企業經營者那裡都有著深厚的關係。最重要的,他認識很多從以前的東岸公司那裡拆分出來的投資基金、資產管理公司的經理人,這位他的事業提供了極大的幫助——光1695年一年,在他的牽線搭橋下,就有七宗股權交易達成,涉及金額超過二十萬元。在這個過程中,他自然獲得了大筆佣金收入。在前陣子去稅務部門繳稅的時候,老頭狠狠出了一把血,因此一直耿耿於懷。
不過,他這位股票經紀人只用繳所得稅,但那些出讓股權的企業還可能要繳納資本利得稅,而這也是兩年前才有的新政,為了彌補臭名昭著的動產稅正式取消後的虧空。但資本利得稅這種東西真的很好收取麼?答案是否定的。
東岸政府目前徵收資本利得稅的場合,主要出現在不動產買賣、股票買賣、債券買賣上面。但問題在於這三類交易行為,很多人往往都是私下裡交易。有房屋買賣為例,很多情況下交易雙方直接籤一封協議,一手交錢,一手交房契,根本不到政府相關部門那裡去備案,這稅金自然也無從收取了。房屋買賣的雙方也不怕對方反悔,畢竟有一種樸素的“民間正義”存在,很多人交易房屋後住了幾十年都沒問題——這種事情,即便在21世紀的中國也屢見不鮮,城裡人到農村買房根本就是非法的,但不還是民不舉官不究麼?更何況交易的雙方往往都是熟人,這違約的成本就更高了。
股權和債券交易麻煩一些,但也要分情況。記名股票和記名債券的交易必須到工商部門登記備案(但也不是沒有私下裡交易的),但數量更多的無記名股票和無記名債券的交易就很難追蹤了,交易雙方為了節省成本一般也不會主動登記,這裡面流失了太多的稅金了。
因此,資本利得稅在上一個財年(1695-96財年)中,實際只徵收到了43萬餘元,與取消前一年400多萬元的動產稅簡直不能比。東岸政府想靠這個來彌補虧空,確實是緣木求魚,還不如上調其他稅種的稅率呢。但不管怎樣,也有人指出,隨著經濟和技術的發展,未來資本利得稅所徵得的稅金為逐年上漲,早晚成為財政的重要收入來源,如果這個被很多人咬牙切齒的稅種沒被取消掉的話。
而雖然一年四百多萬的動產稅被取消了,但令人欣慰的是,東岸政府的財政收入並沒有下降,相反仍然在穩步上升,這主要得益於經濟規模的擴大以及其他稅種收入的水漲船高。根據財政部統計,截止上一個財年末,華夏東岸共和國政府的財政收入已經達到了5118.89萬元的歷史最好水平。
其中,租稅收入依然穩佔大頭,達到了3522.3萬元,非租稅收入為1596.59萬元。租稅收入中,排名第一的不出所料仍然是不動產稅,為1088.28萬元,傲視群雄。排第二的是海關關稅,為556.4萬元,消費稅與之差相彷彿,有530.97萬元之多。其他的諸如營業稅、契稅、印花稅、菸酒稅之類的十餘種稅收,都只有數十萬到兩百多萬不等,和前三名差距比較多,但加起來也不是什麼小數目了。
總計五千萬的稅款,按照目前的分成比例,中央拿走四成,地方拿走六成。因此,中央政府一年大概也就兩千萬出頭的資金可以呼叫,考慮到拖欠稅款的問題,這個數字還得再打一個折扣,能有個1600-1700萬能用就已經非常不錯了,還是得加大徵稅力度。
“所得稅、資本利得稅、不動產稅,哪個不是在敲骨吸髓!”另外一位穿著同樣考究的商人也附和道:“拼搏了半輩子,掙了點錢,結果買點宅子還要收錢。更氣人的是,持有宅子還要收錢!只有英國人有這麼無恥!”
說話的人是一位紡織出口商,靠向新庫爾蘭、安哥拉、莫三比克、新華夏島、澳洲等地出口呢絨為業,很是賺了不少錢。這位爺去年在南村港買了一套宅子,宅子佔地面積極大,仿南京秦淮河那些著名建築修建,總共花了一萬多塊。在交易時,賣家表示資本利得稅將由買方承擔,同時未來持有這套房子的話,他還將繳納每年2%的不動產稅,成本確實不低。
ァ新ヤ~⑧~1~中文網ωωω.χ~8~1zщ.còм
有意思的是,英格蘭王國最近正在準備學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