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東岸人在長江上(一)
孤獨麥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四十章 東岸人在長江上(一),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內,孤獨麥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1645年7月14日,一支冒著黑煙的船隊出現在了浩浩蕩蕩東流的長江水面上。顯然,這是東岸人的船隊。
船隊共有六艘大船組成,清一色的蒸汽快船,裝載了大約數千名東岸士兵,此時正航行到後世揚州的瓜州渡口附近江面上。在利尻島上休整了五天的東岸大軍整整花了十天時間才航行到了長江流域,而為了趕時間,從一開始那五艘航速緩慢的風帆船就與蒸汽快船分開航行了,因此這個時候開到這裡的也只有這六艘快船而已。
船隊上放下了許多小艇,挺身隊第3中隊分乘數艘小艇後奮力朝岸邊的瓜洲渡劃去。在他們身後,一些水手們也划著小艇開始在江面上測量水深,標註航道。
第3中隊很快接近了瓜洲渡,此時渡口上一艘船也無,也不知道是不是多鐸大軍的先鋒已經兵臨揚州城下的緣故,這個原本應該是極為繁華的渡口此時竟然沒幾個人影。也許船都被人搜刮走了吧,站在一艘小艇艉部的李振綱暗暗尋思道。
第3中隊很快佔領了空無一人的瓜洲渡口,他們搜遍了整個渡口,除了岸邊幾間房屋內散落著一地的雜物外,這裡未見任何一個人影。李振綱從齊腰深的江水裡爬了上來,渾身都有些溼漉漉的,這使得他有些懊惱沒將莫大帥賞給他的鯨魚皮水靠穿上。
“報告副聯隊長,我部已搜尋登陸點附近三百米內,未發現任何明軍或清軍士兵。只抓了兩個下簍子在抓黃鱔的泥腿子。但聽不懂他們說啥。我部都是北人。也沒有精通吳語計程車卒,審問都沒法審。”第1大隊大隊長裴欽在李振綱身前立正,然後敬禮說道。
李振綱是陝西人,自然也聽不懂他們在說什麼。
他看著那幾個神情有些驚恐地看著他們的年輕農夫(或者漁夫),嘆了口氣,說道:“放了他們吧,都是些無辜百姓,一年到頭就過不了幾天安生日子。給他們一人一塊錢。從我的特別開支費裡支出,放他們走吧。另外,派人上船向莫大帥彙報,讓治安隊立刻派精銳斥候下船偵查敵情,這多鐸的大軍應當是還沒趕到揚州城下。”
李振綱如今是挺身隊第1聯隊的副聯隊長(代理正聯隊長為儒尼奧爾臨時中尉),算是挺身隊系統的高階幹部了,月薪20元,每月還有特別開支費8元(可以認為是零花錢,高階軍官的福利)。
“誰知道多鐸的大軍到哪裡了呢?沒準眼下已經到了揚州了呢。”裴欽扯著嘴角笑了笑,然後安排人手回船隊上稟報情況去了。
話說多鐸本人四月十日(農曆)得到多爾袞南征的諭令後。開始率領主力部隊南下,這已經比歷史上晚了一個多月了。其本人統率一路兵馬出虎牢關。與固山額真拜尹圖的一路,以及貝勒尼堪等人率領的外藩蒙古兵直趨歸德。由於滿清在山東打的一屁股爛仗,多鐸在河南招降各路兵馬及州縣的行動進行得沒有想象中順利,因此他直到六月初十才抵達位於南明控制下的泗州城外,並於當晚渡過淮河,而此時附近的明軍早就逃散一空,並沒有任何人前來阻止他們。
渡過淮河後,由於驚聞黃衣賊軍縱橫齊魯,“勢甚猖獗”,多爾袞遂命固山額真準塔率兩千五百人東進收取徐州、宿遷、興化、通州等州縣,然後就地收編當地明軍。一面給多鐸大軍供應糧草,一面與尚處於清廷控制下的山東連成一片,並伺機北上支援山東。
就這樣,一路磨蹭下來,當多爾袞抵達揚州城以北二十里紮營時,已經是六月十五(公曆7月8日)了,比歷史上晚了將近兩個月。歷史上多鐸四月十七在揚州城北紮營,然後因為等待紅衣大炮硬是一直等到了四月二十四日這一天才開始進攻揚州,而在這之前並沒有過任何針對揚州的軍事行動,這從史可法寫的遺書中就可以看出。
在這個時空,多鐸的紅衣大炮依舊姍姍來遲,一直拖到今天早上才抵達揚州城下,而南明佈置在江北的各路兵馬自然也早就陸續降清。史可法這個既無戰略眼光又無軍事能力的庸才舉止失措,釋出的命令前後矛盾,就連他的僚佐們都看不下去了。這樣的人也能身居高位,南明不亡真的是沒天理了。這是怎樣一群豬才能把史可法這個除了清廉和氣節外一無是處的蠢材給架到江北督師如此高位,然後讓他在一年多的時間內將能犯的錯誤幾乎全都犯上一邊,白白將靡費大量人力物力的所謂江北四鎮二十三四萬人推到了滿清一邊。
當然,此時的東岸人並不知道多鐸的大軍到了哪裡,甚至他們都不知道揚州目前控制在誰的手中。他們來此只是友情支援而已,順便看看能不能撈點什麼便宜,至於說指望他們打一些超出自己能力之外的硬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