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94章 為一個男人,心裡很沉重,學霸的科技帝國內,三胖,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10%,不久之後韋恩退夥,喬布斯花了800美元回購股份,他的比例變成55%。76年8月馬庫拉入夥9.1萬美元,當時計劃股權結構為喬布斯26%、沃茲26%、馬庫拉26%,剩下22%用來吸引新的投資者。”
劉晨點了點頭,聽得很仔細,金冬兒嗔道:“這有什麼了不起,我在網上也能查到這些資訊,背書還不容易嗎?”
孟菲斯老臉有點尷尬,道:“小姑娘不要心急嘛,先聽我說完。”
“教授,不要見怪,您繼續說。”劉晨對冬兒也是沒辦法。
“77年1月,新蘋果公司成立,股權結構變成喬布斯30%、沃茲30%、馬庫拉30%、工程師霍爾特10%,注意,這個均衡的股權結構是喬布斯日後被掃地出門的伏筆。”
冬兒的話讓孟菲斯很美面子,加了點兒小技巧。
“被自己建立的公司趕走,喬布斯也算第一個了。”金冬兒撇了撇嘴說,因為ipod進軍華夏的關係,她對蘋果和喬布斯都沒好感。
“79年末,蘋果引入上市前的夾層融資,施樂公司、羅斯、摩根等資本公司以及一些個人投資者共計16個。80年12月12日,蘋果Ipo,Ipo後第一大股東喬布斯被稀釋後的持股比例約為15%、第二大股東馬庫拉約持有700萬股,佔比約11.4%、第三大股東沃茲持有400萬股,佔比約6.5%,而其他幾個初創成員一毛股都沒有,沃茲對此專門找喬布斯談,但是沒有結果。81到83年,馬庫拉擔任蘋果cEo,這也是一個關鍵點。”
聽到這裡,劉晨漸漸明白了,矛盾已經埋下,只等著爆發,而自信又霸道的喬布斯根本不在乎。
“83年,喬布斯邀請百事可樂總裁斯卡利加入蘋果,擔任cEo,85年5月,在董事會馬庫拉的支援下,斯卡利解除了喬布斯在macintosh部門的職務,只保留了董事長的虛職,同年9月喬布斯辭去董事長職位,離開蘋果,創立了next軟體公司。”
“馬庫拉對喬布斯請斯卡利來擔任cEo不滿,沃茲也認為喬布斯變了,所以,悲劇了,是嗎?”
“如果公司的銷售一直強勁,這些矛盾都會被掩蓋,不巧,喬布斯偏執地折騰,蘋果銷售和利潤每況愈下,只能get-out嘍。”
劉晨沉吟道:“85年到97年,馬庫拉任蘋果董事長,96年12月,蘋果收購Next軟體公司,喬布斯迴歸之前,馬庫拉必須離開蘋果,12年過去,喬布斯的氣性果然很大,一直對馬庫拉很怨念吧。”
兩人從一開始沒談妥,到現在兵戎相見,喬布斯現在痛恨排行榜第一名恐怕就是自己吧,劉晨自嘲地想,兩人再無和解的可能了。
“簡直比女人心胸還狹窄。”金冬兒來了一句。
孟菲斯道:“也可能正是因為這股怨念,才能讓他走出跟別人不同的道路吧。”
劉晨也笑道:“古怪並不可怕,平庸才無法讓人忍受。”
“這句話說得好,很有哲理。”孟菲斯豎起大拇指。
“教授,蘋果在80年上市時為什麼不使用雙層股權架構來確保喬布斯有著足夠的控制權?是當時的喬布斯還不夠強勢到促使股東接受這樣的股權結構?還是其他原因。”上次跟雪子探討過美國上市公司董事會組成後,劉晨也看了一些這方面的書,對超級學霸來說,思考一直都很深入,理論時刻聯絡實際。
“什麼雙層結構?怎麼玩兒?”金冬兒也很好奇。
“我也說不太清楚,還是教授解釋給你聽吧。”
孟菲斯很得意,小丫頭片子,不懂了吧,聲調不覺都拔高了幾度,道:“雙層股權結構一般是為企業的創始人和上市時的高階管理人員設定,目的是在上市以後使企業現有管理層在上市後股票份額被稀釋的情況下能夠憑藉超級投票權繼續掌控公司。”
“什麼那麼拗口啊?會不會說啊。”金冬兒喊道。
“就是上市的那部分股票沒有投票權,對吧,教授。”
“對,就是這麼回事。”孟菲斯本想展現一下學識,只能尷尬地摸了摸鼻子。
“真正的大師都是把高深的問題簡單化,小學生都能聽懂才最厲害。”金冬兒不忘懟一下。
孟菲斯繼續道:“很多公司上市時都設定雙層結構,超級投票權股票被創始人掌控,比如福特公司,伯克希爾有超級投票權股票就是巴菲特和芒格。蘋果Ipo時,如果要建立雙層股權架構應該完全沒問題。當時那些投資機構都屬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