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思右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34部分,醫道官途,左思右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許多。”
趙永福喝了口茶道:“其實不止濱海是這樣,我發現很多地方都有這種現象,縣政府規模大過市政府,市政府規模大過省政府,辦公條件是改善了,可管理能力未必見得提高多少。”
周興民對趙永福的這番話深表認同,他低聲道:“很多幹部對公字有個誤區,認為只要是自己沒有把錢據為己有,只要把錢花到了明處,用在了公家的事情上就問心無愧,可是他們並沒有考慮到這錢是不是花在了刀刃上,花出去的錢究竟給這方土地,給這裡的人們帶來了怎樣的利益。”周興民的手指輕輕在沙發扶手上敲擊了一下道:“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要改變官員的認識和態度。”
趙永福微笑道:“是你們的任務,我是個企業管理者。”
周興民道:“企業和官場沒多少分別,你和我所從事的都是管理工作,無非是你在泰鴻說一不二,權力更為集中一些。”
趙永福笑道:“周省長,你好像在拐彎抹角地說我專權啊!”
周興民哈哈笑了起來,笑聲平息之後方才道:“趙總,你今晚過來,恐怕不是為了和我談論管理之道的吧?”
趙永福點了點頭,在周興民這種級數的政治人物面前拐彎抹角的確沒有任何的必要。趙永福道:“還是為了泰鴻建廠的事情。”
周興民道:“趙總,泰鴻建廠的事情不是已經定下來了嗎?”
趙永福嘆了一口氣道:“好事多磨啊,本來和北港方面已經協商好了,只差最後簽約,可沒想到最後關頭又生出波折。”
周興民淡然一笑,他對這件事的來龍去脈已經非常清楚,作為當事方的張揚和趙永福在他面前所說的話,都是朝著對自己有利的方向,誰也不會主動說自己的不是。
趙永福看到周興民發笑,他也不禁笑了起來:“周省長想必已經對這件事有所瞭解,那我就不用多說了。”
周興民道:“我所聽到的都是一面之詞,想要了解這件事的全貌必須要聽取多方面的意見,你所說的事情對我來說很重要。”
趙永福笑道:“周省長不會覺得我在搬弄是非吧。”
周興民搖了搖頭道:“其實這件事並不存在什麼是非原則,你的出發點是為了泰鴻以後的發展,而張揚的出發點是為了濱海的發展,你們之間的矛盾歸根結底在於,你們的未來發展構想相互衝突,在這件事上,都不存在任何的私利,沒有私心作祟,所以事情並不複雜,很好解決。”
趙永福道:“我之所以決定把分廠建在北港,緣於宋書記的牽線搭橋,而北港方面的幾位領導也的的確確表現出了他們的誠意,他們應允我的條件非常優厚,讓我無法拒絕。”他適時的把宋懷明抬出來,意在告訴周興民,是你們請我過來的,可不是我主動過來投資的。
第一千零二十一章【明確態度】(中)
周興民道:“僅僅是因為他們的優厚條件,趙總不會將北港作為建廠的最終選擇地,你是一位在國內赫赫有名的企業家,你的每一步經營都算得很準,你看中的是北港便利的地理位置和周邊成熟的傭工條件,來北港你可以減少礦石的運輸成本,可以降低企業的人工開支,趙總,你承不承認,在北港設立分廠無論對北港還是對泰鴻來說都是一件雙贏的事情,既然是合作就得雙方獲利,這世上沒有人甘心去做賠本的買賣!”
趙永福呵呵笑了起來,周興民上來就道破實質,這就是領導水平的差距,北港那幫領導在趙永福面前始終都顯得抬不起頭來,他們將趙永福看成財神爺,在心理上就對趙永福敬畏有加,生怕一個不小心得罪了人家,這麼一大筆投資雞飛蛋打。對趙永福提出的條件,基本上不去拒絕,事實上在北港領導看來,趙永福也沒提出太過分的條件。
周興民不同,他一上來就指出合作建廠是雙贏,而不是誰佔了誰的便宜,周興民在趙永福面前強調雙方合作,就等於把大家擺在一個公平的位置,婉轉地告訴趙永福,你來北港投資建廠是經營需要,是為了賺錢,並不是過來支援災區奉獻愛心。
如果在其他人面前,趙永福或許早就丟擲撤資的威脅,可是在周興民面前,如果說出這種話肯定會貽笑大方。
到了趙永福這種層次,見到什麼人說什麼樣的話已經是最基本的素質,趙永福道:“周省長,你說得對,大家合作的目的就是共贏,在北港建廠,我們經過了長期調查,多方論證,為此付出了大量的精力和勞動,最終才選定在藺家角建廠。北港市領導層一開始就答應了下來,可是在張揚那裡我們卻遇到了阻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