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降庸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六四章 死靈之戰 〔五十六〕 - 文明,亡靈的後裔,天降庸才,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時間流逝,從文字的初創到廣為流傳,瞬息又千年。

青玉世界中,部落的活動區域已經蔓延至數百里方圓,四根柱子的神廟已經變成了六間石頭房子的神殿。

由於神殿最裡面的房子供奉著兩塊巨大的青石,所以這座神殿又被稱為青石神殿,供奉的神靈叫做青石神,生存的這片草原叫做青石草原,草原上的部落也叫做青石部落——沒辦法,都是一群實在人,取的名字生硬得讓人牙硌得慌。

讓阿恆稍感欣慰的是,笨人也未必總是缺乏智慧。譬如,那個丟了石刀的女人——第一代神選之人——她在發現以自己的智力根本看不懂青石圖案後,就利用人們的敬畏,找來幾個機靈點的傢伙,白天照常打獵,晚上燃起篝火做研究。

疲憊很快就耗光了這些聰明人的熱情,他們怨聲載道,紛紛表示在魔鬼橫行的夜晚,很難感受到青石上的神諭,希望神選之人能夠允許他們獲得更多的休息時間。

深知底細的阿恆不禁感慨,讀書人果然都不是東西,就連這些蠢貨都懂得偷奸耍滑。此外,這件事情還證明了一點,搞文字工作的確是一件耗費錢糧的事情。就算在文明高度發展的人類帝國,苦寒之家能出個了不起的讀書人那就是天下的楷模,能有一半人識字就可以稱得上帝國文風鼎盛了!

於是,在第一代神選之人的感召下,部落民眾緊衣縮食,供養部落中僅有的兩三個“讀書人”。當然,這幾個披著獸皮的“讀書人”依然免不了要扛著石頭出去打獵,只不過他們的工作沒有過去那麼繁重危險罷了。

千年之後,這些半工半讀的文字工作者都成了青石學宮的至聖先師——所謂的青石學宮,最初也就是挨著神殿的幾間茅草屋,但是這卻是一個文明的源頭。

隨著部落領地的發展,文字的流傳,聰明人越來越多。學宮中的接受供養的學者越來越多,他們捧著龜甲、獸骨學習前人的智慧,也會偶爾收到來自遠方的書信,這些書信都被篆刻在木板上,小部分是來自遠方親人找人代寫的問候,大部分是各地收集來的經驗民情。

學者會把這些粗糙的資訊加工處理、整理成章,形成規整優美的篇章。當然,所謂的優美只是部落民一廂情願的想法。在阿恆看來,就算粗鄙不文如郭武之流也勝過他們百倍。

當生活的閱歷因為文字的出現而獲得了傳承的載體,生命的長短就不再是知識流傳的桎梏。在阿恆看來,第一件了不起的成就就是陶器,部落民用木炭的高溫和陶土的粘性,製造出了第一件非天然的器皿。

當然,掌握了跨代話語權的青石學宮,相當無恥地將第一件陶器歸功於神靈的指引,並且挑選了最精美的陶器奉獻給偉大的青石神。

阿恆早就堂而皇之地搬進了粗陋的神殿,他發現青石世界雖然沒有飢餓感,但是對精神力的消耗卻頗為巨大。而在神殿之中,他精神力的恢復的速度遠遠超過了在神殿之外。

更重要的是,只要阿恆在神殿之中,他的精神力可以外放到數百里的範圍。只要是部落民眾活動的區域。他就是無所不知,無所不曉的神靈——他隨時可以和那些虔誠的部落民建立精神共鳴。

不過這種群體的精神共鳴極大地消耗了阿恆的精神力,他無法時時刻刻照顧到每一個細節。阿恆擔心自己會遺漏一些重要的事情,而這些事情可能會揭示古神殿秘境的出口。

阿恆不得不再次施展神棍手法,用一塊青石諭示:整個部落但凡重大事情都必須到神殿禱告占卜一番,聆聽神諭。

這條規矩被青石學宮的學者們永久地放置在了神殿最顯眼的位置——神權的鞏固,最受益的就是他們這些離神靈最近的人。

做完這些事情,阿恆越來越睏倦,他不得不打了一個小盹兒。等他再次醒來的時候,發現精神力已經延展到千里之外,而且這一代的“神選之人”已經換了陌生的面孔。透過對方的精神波動,阿恆依稀分辨出,對方在他打盹之前,應該還是一個光著屁股的小丫頭片子。然而,現在看去,一臉青黑相間的皺紋,少說也有了五六十歲的年紀了。

在貧苦的部落,能夠活五六十歲的年紀,已經算是極為長壽的了,這大概是她能夠成為部落首領唯一的原因吧。

阿恆很無奈,這個青玉世界的時間實在令人無語。他只是打個盹而已,居然晃眼間就過去了五六十年。而這五十六十年中,那些愚蠢的傢伙居然沒有打擾自己。

難道他們已經嚐到了強大到了不需要自己的地步了嗎?阿恆微微失落,隨即又為這種失落啞然失笑,他居然真把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逍遙雷王

元如一

重生之娛樂帝國

大刀闊斧

龍的煩惱

丟丟

戀戰星夢

韓錯

十佳女

冬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