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④
校園養豬大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11.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④,秦始皇孫天界直播日常,校園養豬大戶,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秦始皇孫天界直播日常》最快更新 [aishu55.cc]
【武王即位的第四年,他正式發動滅商之戰,拜呂尚為帥,發兵渡過黃河,於孟津舉辦誓師大會。《牧誓》便由此產生。】
“歷史真是驚人的相似。”
天幕上,兩道誓詞交錯重疊著,《湯誓》之“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猶未被徹底抹去,便被“今予發,惟恭行天之罰”所覆蓋。
“大王……”
一般人得知所創立的王朝滅亡,心緒總不會一點波瀾起伏都沒有。要麼為後人的不爭氣而恚怒,要麼為江山的傾塌而哀傷。但成湯卻出奇地平靜,平靜到……伊尹都覺得周身有點發寒了。
“無道者終被顛覆,為之奈何?”成湯搖搖頭,“予無話可說。”
【誓師過後,武王一路勢如破竹,最終於牧野,與商軍展開決戰。商軍成分比較複雜,有臨時武裝的奴隸,也有曾經於東夷捉來的俘虜。後來還有一個說法,就是商人內部,有人已經於戰前投靠了武王,所以隸屬於他們手底下的兵才會在陣前倒戈……總之,這支軍隊沒多久便土崩瓦解。】①②
“這說法,倒也能與《尚書》中的‘前徒倒戈’對應上。又是奴隸、又是俘虜、又是戰前投靠,這樣的軍隊,若能打贏,才是奇事,”荀彧斂目嘆息,“何況紂王此前就已經殺比干、囚箕子,逼得兄長微子出逃……他的血脈親人尚且落得此結局,又怎麼會有人還對他忠心耿耿?”
“甲子昧爽,受率其族若林,會於牧野,罔有敵與我師;前徒倒戈,攻於後以北,血流漂杵……”郭嘉喃喃唸叨著這句話,“周軍是於天色未明時發動的進攻,牧野之戰,還可能用到了奇襲之術。”使紂王早知道周軍率兵前來,不應該一點準備都沒有,反湊了這麼個成分的軍隊。
要知道軍隊有時候不是誰人數多誰就更厲害的,還得看質量。這種半吊子兵,不但戰鬥力不行,還容易反撲,和那種經過嚴密訓練的精兵根本比不起來。
再就是周軍幾萬兵馬,真要這樣大剌剌浩浩蕩蕩地走還一直不被發現……可能性不大。至少,得有探子吧。
除非紂王的惡名真的到了讓下面人一個都不肯為他做事的地步。
但想想也不可能。董卓當年都有人肯為他賣命,沒道理紂王還不如他。
兩人正談論著,那邊嬴棠突然道:
【牧野之戰,是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除此之外,還有長勺之戰、官渡之戰、赤壁之戰、虎牢關之戰等……都離不開領兵人周密的佈局和機智的決策。】
“嘖,”曹操坐直了身體,擺出一副“哎呀別誇了這多不好意思”的表情,見其他人望過來,他還點點光幕,“怎麼好和武王的牧野之戰比呢。”
眾人:“……”行了行了知道你是什麼意思了。
“明公自謙了,”郭嘉率先道,“袁本初手下能人異士無數,卻總不能採納正確的建議,一次又一次地葬送己方的大好形勢。豈有您這樣卓絕的眼光?”
“郭祭酒說的是,袁本初不從沮授之計,反聽信讒言遠離賢士,而明公卻可以選賢與能,於關鍵時做出正確選擇。”曹仁緊接著說。
“諸位莫抬高某了,論謀略,吾有文若、奉孝、公達、仲德,論領兵,又有元讓、妙才、子孝、子廉等人,如何比不上本初?且他帳下人雖多,卻昏招頻出,不似諸位,個個明達睿智足智多謀,吾費的心思,倒是最少的了。”
“不然,”荀攸道,“昔年高祖亦云:‘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知人善任,高瞻遠矚,危機時能準確擇定最利於當下的決策……明公有高祖之智。”
荀彧舉起酒樽:“敬明公。”
郭嘉隨後:“當浮一大白!”
眾人緊跟著二者後面起身。
曹操舒坦了,曹操翹起來的尾巴終於被壓下去了。
他指向荀彧,朗聲笑道:“吾之子房在此!”
貞觀位面。
尉遲敬德道:“至今不忘陛下馬上挽弓射賊的英姿。”
“若沒有卿在身旁,此戰朕也打不痛快,”李世民露出懷念之色,“經年不曾有那種酣暢淋漓之感了。”
魏徵立即警惕起來:“陛下,您不是還想御駕親征吧?”他緊緊盯著李世民,彷彿只要李世民表達出一點點那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