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秦皇虎視蒼生群,漢武餘烈尚氛氳④
校園養豬大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17.秦皇虎視蒼生群,漢武餘烈尚氛氳④,秦始皇孫天界直播日常,校園養豬大戶,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行郡縣制的,是不懂治國的人。】②
嬴政暗暗瞥了眼王綰和他身邊推崇分封制的人,抿了抿唇。
王綰:陛下,您想笑笑唄,難道老臣還能拿您怎麼辦嗎?
嬴政倒不是嘲笑他,只是覺得好玩。
外人看嬴政是個冷酷凌厲的君主,以為他手下的人必然都是出於畏懼才為他辦事。但事實上,嬴政對於有真才實學的人,一向有很高的容忍度。他敬重王翦等老臣,對待李信等年輕將領寬和包容,在知道李斯未來會背叛他之前,也曾與其有很長一段時間的君臣相得。
王綰追隨他多年,對大秦和他忠心耿耿,所以縱使二人在朝堂上屢起衝突,私下裡,嬴政對王綰的態度依舊不變,仍如從前那般親切。君臣之間相互打趣是個正常的事情,王綰有時與他閒話,也會拿他少年時的趣事來調侃他。柳宗元這篇文章顯然無意冒犯於他而言遠了千年的王綰,王綰本人覺得沒什麼可氣的,只是倏然被亂箭扎中,有些猝不及防。嬴政看出來了,所以才笑。
而以李斯為首的主張實行郡縣制的人,就是實打實的覺得自己揚眉吐氣了。沒笑出聲,已經是給王綰這名前輩最大的尊重了。
【有人要說了,成湯、周武這樣聖明的君主,都推行分封制,那還有什麼可以討論的呢?肯定是分封制好咯!柳宗元反問,他們不實行郡縣制,是不想嗎?】②
隨著後面那句話,螢幕切到了姬發和成湯兩人臉上。
姬發、成湯:“?????”又又又是我們?怎麼講那個大一統了,還要時不時把我們拉出來轉兩圈啊?
嬴棠絲毫沒感受到二者的抗拒,熱情提問:
“二位大王,可不可以在這裡回答一下這個問題:您們不實行郡縣制,是不喜歡嗎?”
推行分封制的大臣們滿臉希冀地望過去,希望他們所推崇的分封制經典正面案例代表人能給予他們鼎力支援。
只可惜……
成湯攤攤手:“有郡縣制的時候我等都入土多少年了,就是骨架子差不多都風化了,怎麼選?”當年就沒這選擇好吧?你們這些傢伙,沒有錢花、沒有官做,是不喜歡嗎?那不是沒有嗎?
姬發滿臉無奈,和言道:“伐紂不是一個人的功勞,也不是一個部落的功勞……使寡人伐完紂就要廢諸侯,那些跟隨寡人征戰四方的諸侯怎麼辦?後人又會怎麼評說寡人?情況不一樣,怎可用商周之制,去套後世呢?我聽你方才介紹,滅六國的,似乎,就是嬴秦自己的將領和軍隊罷?既然是秦人自己打下的地,那又何必再分出去呢?”
他話說得漂亮,便是他們當時的諸侯聽了也無可指摘,反覺得他有情有義。
但嬴棠把他的話精簡一番,發現他就一個意思——不是老子不想要所有地,是過河拆橋遭雷劈。
兩人一番話下來,各朝代推崇分封的人,都啞然了。
湯武拒絕給出自己的選擇,其實在某種意義上來講,已經明確態度了:
他們選擇分封制,並非因為分封制有多好,而是迫於情勢。
“這柳宗元倒是不簡單,”嬴政若有所思,“只這麼短短兩句話,便切中了事情的要害,足見其人眼光之毒辣,頭腦之清明。看來人才輩出的不止漢家。”啊,漢唐的人才真多啊,想薅來給他幹活兒。
雖然嬴政已經成功尋到了蕭何與韓信,但人才這種東西,就是怎麼著都不嫌多的,畢竟活計永遠都做不完,沒有足足的人手怎麼行?
【再結合一下《封建制》的產生背景,我們就更能看出,郡縣制的優勢了。】
李世民有種不好的預感:“什,什麼背景?”不會是他想的那樣吧?
嬴棠露出一點同情之色:“您覺得呢?”
【唐後期藩鎮割據嚴重,地方勢力一直鼓吹分封制,想為自己奪權制造輿論。以王伾、王叔文、劉禹錫、柳宗元為核心的革新派,有心要改變中唐宦官專權、藩鎮割據、朋黨之爭的局面。】②
他每說一個弊端,李世民的心口就中一箭。
“那,那柳宗元他們,最後勝利了嗎?”李世民懷著一絲希冀,問。
【去永州了。《封建論》就是那時候寫的。】
提前知道了自己被貶的柳宗元:“???”
猜到了自己下場也不咋地的劉禹錫:“……”
救大命!
李世民兩眼一黑。
“陛下!”幾個近臣紛紛圍攏上去,生怕李世民撅過去。
劉徹沒心沒肺地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