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對零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14部分,鐵骨,絕對零度,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根據連續多日的觀察,證實美國海軍在新赫布里底群島的維拉港與新喀里多尼亞島的努美阿港之間,有一條來往頻繁的運輸通道。美國人透過新喀里多尼亞島北部阿爾島和巴巴島之間的水道,進入新喀里多尼亞島西部海岸,然後向南抵達努美阿港。
美國人的兵力和物資補給,以及艦隊調動,基本都透過這條航線來完成。
為了打破美國人的烏龜殼,山口多聞奉命率領第五航空艦隊趕到珊瑚海東部海域待命,伺機殲滅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一部,最好吸引美國人失去理智盲目出擊,然後在遠離新喀里多尼亞島的海域給予美軍戰艦以毀滅性的打擊。
一天前。偵查潛艇再次發來資訊。一支龐大的美軍艦隊從維拉港出發,其中包括兩艘最新的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列剋星敦”號和“黃蜂”號。以及“獨立”級輕型航空母艦“普林斯頓號”,此外還有大量巡洋艦和驅逐艦護航。
看到這裡大家或許會很奇怪,“列剋星敦”號和“黃蜂”號不是已經被日本海軍消滅了嗎?怎麼又出現在美國海軍序列中了?
原來,美國政府為了鼓舞海軍將士的軍心士氣,羅斯福總統在和參謀長聯席會議協商後,作出一個重要決定:
日本人每擊沉一艘航母,美國政府立即斥資製造一艘新型航母替代,依然沿用原來的名字,因此美國的航母又被稱之為“永不沉沒的航母”。
美國人或許怎麼也不會想到,這一次海戰,雙方竟然有相同名字的航母展開對決。
“喲西!”
山口多聞贊同地點點頭,當下不再猶豫:“命令‘企業’號、‘列剋星敦’號、‘薩拉託加’號,第一波艦載機正式出擊,由艦隊飛行長佐佐木中佐統一負責指揮!”
“嗨——”
日本海軍艦隊航空兵編制內設航空兵司令一名,大佐軍銜,副長一名,中佐軍銜,飛行長一名,一般為少佐或中佐軍銜。
佐佐木中佐便是艦隊的飛行長,專門負責空戰指揮,同時他還是一名卓越的飛行員,臨場應變能力極為出色,是山口多聞的心腹愛將。
艦隊中三艘由珍珠港沉船打撈修復的美製航空母艦,迅速轉向,在迎風航行的時候,速度各自達到自己的最快航速,最低都在32。5節以上。
首先起飛的是為出擊轟炸機群護航的39架“烈風”戰鬥機,接著俯衝轟炸機與魚雷轟炸機也紛紛離開了航母甲板。
作為航空戰專家。山口多聞安排的第一波轟炸機群中,包括了40架俯衝轟炸機與30架魚雷轟炸機。
第五航空戰隊擁有三艘美製航母和兩艘“獵鷹”級輕型航母,擁有艦載機360架。按照“列剋星敦”級和改造後的“薩拉託加”號航空母艦各搭乘戰鬥機39架,俯衝轟炸機40架,魚雷攻擊機常21架計算,第一波出擊戰機數目約佔艦隊戰機總量的31%。
根據山口多聞的安排,第一波轟炸機機群將在完成攻擊後返回艦隊。
如果攻擊效果不理想,再派出第二波轟炸機機群。同時讓返航的第一波轟炸機機群做好下一次攻擊的準備。
要是還達不到目的,這就證明敵人勢大難擋,只能在出動第三波戰機展開轟炸後,艦隊立即向西北方向撤退,避免遭到美國航母艦隊和陸基作戰飛機的攻擊。返航的打擊機群,直接從斜線返回艦隊。
在第一波攻擊機群出擊後。艦隊又從兩艘排水量8000噸、最高航速31節、可搭載30架艦載機的“獵鷹”級輕型航母上,放出兩個中隊共30架“烈風”戰鬥機進行防空警戒。與此同時,之前執行夜間防空巡邏任務的十架“烈風”戰鬥機,降落到了“獵鷹”級航母的甲板上,補充燃料,同時讓飛行員及時休息。
旗艦“企業”號航母的航空作戰中心裡,氣氛非常緊張。
這個時候,艦隊依然保持著無線電靜默,除非確定前方美國人的航母被幹掉。又或者是本艦隊遭到美國戰機的襲擊,艦隊將一直保持無線電靜默。這種做法非常冒險,為了避免被美國人部署在新赫布里底群島和新喀里多尼亞島上的陸基雷達發現,裝有對空對海搜尋雷達的戰艦全部都關閉了雷達,無法在遠處發現來襲的敵機,只能依靠在艦隊外圍活動的戰鬥機來發現敵機群。
山口多聞在指揮室裡來回走動,總覺得有些不放心,想了想幹脆把艦隊的航空兵司令川島一邊大佐叫了過來,問道:“第二波攻擊機群能夠在什麼時候起飛?”
川島一邊大佐脫口而出:“至少需要半個小時的準備時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