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對零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85部分,鐵骨,絕對零度,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鬼子在各處組織的突擊行動,均宣告失敗,但此刻竹園義井大佐已經知道援軍悉數覆沒的訊息,心態失衡,依然命令將日印軍柞為主要突擊力量向安家軍發起進攻,哪怕戰至最後一人也在所不惜。
可惜,這個時候,城東方向也響起了密集的槍炮聲,原來在解決巴特那城的援軍後,第八集團軍司令孫德勝抽調了一部分未參與日間對日援軍進行殲滅作戰的有生力委,投入到對巴特那城的進攻中。
東西兩路同時發生激戰,讓竹園義井大佐手足無措,只能分兵據守。
安家軍官兵充分發揮夜戰技能,在嚴密的組織和配合下,不斷壓縮鬼子生存空間,至十八日上午九時,終於全殲巴特那守敵。
緬尖,曼德勒。
夏儉單手拿著望遠鏡,觀察遠近的情況,雖然戰鬥已經過去了一天一夜,但從密集的彈坑以及工兵、b類部隊依然在清運的快變質的屍體可知,前天夜裡的戰鬥有多麼的殘酷。
鬼子喪心病狂的行為,讓夏儉對曼德勒的攻堅戰已經有了一定的心理準備,狹路相逢勇者勝,事關安家軍的整體戰略,夏儉非常的謹慎,在當前各條戰線皆傳來捷報的情況下,他不願意自己所負。戰區成為笑柄,因此在主力進道曼德勒城外後,他厭瓦親自到一線陣地去檢視情況。
交代政治部主任潘澈少將要儘快把屍體處理好,謹防天氣炎熱爆發瘟疫,隨後夏儉便坐上了裝甲指揮車,兩個小時後來到了曼德勒城東南八公里的安家軍第四集團軍的前線指揮部,與幾名集團軍主要將領匯合。
曼德勒是緬甸中部和北部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著名的古都,因背靠曼德勒山而得名,因緬甸歷史上著名古都阿瓦在其近郊,旅緬華僑稱它為“瓦城”,它位於伊洛瓦底江中游東岸,海拔七十六米。
曼德勒城曾經在日軍與英軍的柞戰中,遭到一定的毀壞,但經過兩年多的建設,已經成為了一座堅固的防禦堡壘。
如今,日軍第五十三師團,以及緬軍第五師、第六師共六萬多人,緊緊地抱成一團,抵禦安家軍的進攻。
夏儉來到距離指揮部三百多米的、海拔三百多米的青花山山崗上,用高倍望遠鏡遠眺曼德勒日軍的防禦陣地。
日軍夠狠,竟然在城市的東、南兩個方向,構築了無數縱橫交錯的步兵戰壕、交道壕和反坦克壕等,看起來就像是一個張開刺球的刺蝟,非常不好惹。
柞為曾經的緬甸王城,夏儉從望遠鏡裡只看到寥寥幾幢超過四層的樓房,城市的的佈局十分混亂,街道和大多數建築物,均以方石或條石建築而成,看起來雖然古色古香,但卻少了些現代氣息。
第四集團軍司令員羅磊中將介紹道:
“顯然,很早以前日軍就意識到,臘戍至曼德勒這一線是我們的主攻方向,因此防禦陣地主要狗築在這一線。不過,這並不意味著日軍放棄了對北面的防守,東北方向的曼德勒山,海拔如米,上面有許多寺院、寶塔和碑林,從山麓到山頂有蜿蜒曲折的走廊,日軍依託寺廟和白塔等建築,構築了立體式的防禦體系。
“同時,日軍還在城西的碼頭,停靠了一支龐大的運輸船隊,關鍵時刻可以把部隊撤到伊洛瓦底江西岸,真可謂進可攻退可守,可惜,失去了制空權,一切都白搭,在我們空軍的密集轟炸下,日本人的船隊幾乎被全部摧毀,鬼子想逃可不容易四!”
夏儉點了點頭,繼續拿著望遠鏡觀望,嘴裡丟擲一個問題:“知道日軍現在在幹什麼嗎?”
第四集團軍政委培光榮中將回答說:
“我們昨天下午逼近曼德勒後,曾嘗試組織發起一次進攻,日軍的防禦體系果然極為嚴密,一次試探性的進攻就讓我們折損了兩百多名官兵。好像日軍對此依然不滿足,利用附近山嶺上的柏木,再次加固城外的防禦掩體,並且在城內繼續瘋狂挖掘地道。由此看來,日軍準備讓我們的攻勢在曼德勒這座堅城下受挫!”
“談談吧,你們準備怎麼打這一仗?”夏儉繼續提問。
第四集團軍參謀長林炳寧少將指著西北方的日軍陣地:
“日軍的阻斷壕構築得非常巧妙,外圍的三道壕溝,每一道基本上都是寬二十米、深五到六米,在我軍發起進攻的時候,日軍隨時可以在壕中注水,而且每一道壕溝對岸,都有星羅密佈的日軍火力點和重疊陣地,我機械化部隊難以施展,而日軍及緬軍又是做困獸之鬥,單純依靠步兵逐一進攻,恐怕沒有一、二個月時間拿不下來。
“日軍的掩體用柏木加固後,可以抵禦包括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