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墨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百八十七章 裝聾作啞,衛嬌,百里墨染,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五百八十七章裝聾作啞

彥小娃也是第一次感覺原來識字也挺有趣的。

甚至動了開口求一求衛宸,讓衛宸對他再嚴厲些。阿姐說了,嚴師才出高徒。

姐弟兩個在書房其樂融融。

殿上卻是唇槍舌戰……一片硝煙。

衛宸的位置在大殿一角,負責記錄齊君所說之話。要說這樣的差事輪不到衛宸來做,修撰雖有記錄皇帝言行之責,可是衛宸才入翰林,這樣的‘美差’,多要著落到一些年長的史官身上。只是齊君特意點了衛宸,以至衛宸才入翰林,才當上這修撰沒幾天,已經弄得人人記恨了。

要知道能常在皇帝面前露面,於升遷大有裨益,沒準哪天皇帝一高興,便會擢升個一官半職的。

而那些新進翰林的官員,沒個三年五載,是休想有得見聖顏的機會的。

衛宸是個特例。

他入翰林前便宣告鵲起……

雖然多是‘美’名和‘兇’名。不過這不妨礙京城人人知道有個衛二公子。他雖不是科舉入仕,可他下場第一年,便揭露了齊國最大一樁科舉舞弊案。小小年紀甚至上京成功告了御狀,也使得齊君記住了衛宸這個名字。

隨後幾年,他雖然官職不高。可始終是齊君的心腹。

替齊君走南闖北,這幾年也沒少立功。要是論功行賞,衛宸其實不該進翰林院,而是應該進吏部或是兵部合宜。

官員們都明白,那些有實權的位子,齊君壓根沒打算安排衛宸,最終給他安進了翰林院,做了個沒什麼實權的從六品修撰。

雖說官品長了,可是待遇……以往齊君招喚衛宸進殿,他還能立在殿尾,如今卻只能在殿角奮筆疾書……

所以,衛宸真實的境遇是,明升真貶。

殿上,杜淳正在說淮陽王之事。

昨晚衛宸看似沒做什麼,可該安排的事情一早便安排好了。所以雖然才過一*夜,可是京城隱隱已經有了關於淮陽王的謠言。

這事齊君要想繼續欺瞞下去,顯然是痴人說夢,所以齊君終於把這事擺出來讓群臣群策群力了。“……依為臣看,淮陽王一無物證,二無人證,便憑藉著一張嘴便指認一切是夏家所為,實在太過牽強了。陛下若是因兄弟之情,而真的嚴懲夏家……豈不是開了不問證據,只重親情,草菅人命的先河。依老臣來看,這事,還得從長計議。從長計議……”

杜淳話音落下,平日和杜淳走的近的官員們點頭附和。

“杜相說的在理。萬事講究個證據。沒有證據,一切都是空談……即便淮陽王是陛下嫡親的兄弟,也不能‘指鹿為馬’。”

座上齊君臉上看不出喜怒來,眼睛從開口的諸人臉上一掃而過。

最後定在盧嶽身上。

盧嶽出列。“依臣來看,淮陽王向來名聲極佳……想必王爺是有了真憑實據,才會上這道摺子的。若無實證,王爺不會做這等自傷顏面之事。所以此事,該當暫時圈禁夏家,陛派人去查明真相,如果真是夏家所為,必不可姑息……淮陽王妃剛歿,小世子又遭遇意外。這對淮陽王來說,實在打擊太大了。陛下還請顧念著和王爺的兄弟之情。”

“盧大人所言及是。淮陽王和陛下一母同胞。淮陽王痛失幼子,想必陛下同樣痛在心頭。”盧嶽一派官員們陸續開口。

朝上官員分兩個陣營,一派以杜淳為首,支援夏家。

一派以盧嶽為首,力保齊凌。

齊君側頭,看向下首的兩個兒子。

齊天治,齊天朔。

對於太子上殿,諸臣們已經習以為常,可是齊君突然讓六皇子上殿議政……

朝臣們先前還小聲議論了一陣。

諸人想到最近太子治那如日中天的名聲,突然間意識到了什麼……朝臣們分為兩派,當先開口的是齊天朔。“父皇,兒臣覺得王叔做的不對。如果真的證據,便把證據呈上來,父皇也好斷案,皇叔只上了一道摺子,上面寫著夏家害了齊彥。是不是太牽強附會了些。如果父皇只因皇叔一道摺子便治夏家的罪,世人會如何說父皇,一定會說父皇太過獨斷專行,說我皇家仗著身份欺人。”

齊天朔說的一本正經,倒和他素日的品行十分相悖。

齊君點點頭,似乎挺滿意六子的這番言語。

隨後他的目光轉向齊天治……

齊天治輕輕開口說道。“想必皇叔也知道滋事體大,淮陽道離京城千里之遙。若是連同證人一道送往京城,路上出了什麼紕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秦殤

泰達魔王

仕途沉浮

莊無魚

絕品醫生

痛罰

寵妻之老公太霸道

靜默成繭

將遇良才

青澀春天

奈何公主想嫁我

陌驕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