賤宗首席弟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09章 肅王的新玩具,重型弩炮,大魏宮廷內,賤宗首席弟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都辦不到,連人帶身上的厚甲,包括盾牌,皆被魏國的連弩射暴。
想來,倘若當年魯國的敵人不是楚國那些輕甲、無甲步兵,而是魏國的中甲、重甲步兵時,相信魯國就不會選擇淘汰床弩這種對付重甲兵種的利器。
而冶造局,也正是看到《魯公秘錄》中記載著「床弩」這種強勁的利器,這才有心研發改良。
當然,研發的目的並非是用來對付重甲兵種,畢竟這方面魏國已經擁有了連弩(連發機關重弩)。
冶造局研究床弩的目的,就是為了打造眼前這座趙弘潤口中的「弩炮」。
“各人員就位!”
隨著「械造司」司長鄭昭一聲令下,方才還在圍觀趙弘潤這位肅王殿下的工匠們,紛紛圍到了那兩座大型兵械旁。
見此,介子鴟好奇問道:“是要透過與「投石車」比較,來測試這個弩炮的威力麼?”
鄭昭微微一笑。
事實上,介子鴟的稱呼並不對。
在冶造局,可以移動的投石兵械,才叫做「投石車」,或者拋石車,而無法移動的,叫做「拋石機」,兩者是有區別的——除了是否能移動這個區別的,更主要的在於兩者的噸位。
投石車因為要方便士卒移動,因此並不適合打造地很龐大,且選用的材料,大多也選擇輕質的木料;但拋石機不同,它犧牲了移動能力,基座噸位更大,拋投的石彈更沉重,射程也更遠。
而此時在眾人面前那座,就是拋石機,龐大而笨重,但威力遠比肅王軍曾經使用的投石車更大。
“殿下,那裡就是目標。”鄭昭指了指遠方,示意道。
趙弘潤眯著眼睛瞅了瞅,隱約看到在大約兩百丈外,有兩座磚樓,高三丈、佔地約四丈方圓,彼此相距大概百餘丈,光禿禿連個屋頂都沒有。
不出意外的話,這兩幢異常相似的磚樓,應該是冶造局的工匠們,利用磚塊與水泥臨時趕工搭建出來的東西,純粹是作為測試的目標。
“這個距離……有兩百丈了吧?射程能有兩百丈?你們已經測試過了?”趙弘潤略帶驚訝地詢問道。
鄭昭當然明白這位殿下指的是「炮弩」,畢竟那臺拋石機,以那種噸位,射程還不止兩百丈。
他下意識地搖頭說道:“若是連兩百丈的射程都達不到,那這弩炮毫無意義。”
說罷,他這才意識到自己的失言:這座弩炮,那可是身邊這位肅王殿下設計的。
不過對於鄭昭的話,趙弘潤倒是沒有什麼反感,畢竟他也覺得鄭昭說的沒錯,若弩炮的射程沒有兩百丈,那就太讓人失望了。
要知道,就算是比投石機小一號的隨軍用投石車,射程也基本達到兩百丈。
倘若弩炮這種完全犧牲了機動力的攻城兵械,威力與射程居然還沒有可移動的投石車來得強,那這次的研發就算是徹底失敗了。
“開始吧,投石機先來。”趙弘潤示意道。
鄭昭點點頭,下令工匠們率先操作投石機。
在介子鴟饒有興致的觀望下,幾名工匠將一塊磨盤大的巨石推到拋筐內,隨即,幾個人吃力地絞動連線著繩索的絞盤,直到那根粗大的拋竿繃緊且微微彎曲。
“夠了,差不多了。”鄭昭出聲提醒道,畢竟投石機在完全絞緊繩索後,它的射程可不止兩百丈。
“放!”
隨著鄭昭一聲令下,只聽轟得一聲,投石機的拋竿順勢彈起,將拋筐內的那塊巨石拋了出去。
依稀可見,那塊巨石在空中飛了一陣,劃過了一個彎月似的弧度,隨即轟隆一聲,將遠處一座磚樓砸塌了大半。
“好!”趙弘潤撫掌稱讚,隨即,他的目光便投向那座炮弩。
在他的注視下,工匠們開始操作炮弩,他們將一個重達六十斤的石彈放置到彈射槽內,隨即,開始絞動絞盤,矯正方向。
“放!”鄭昭一聲令下。
頓時間,只聽砰地一聲,強勁的扭力彈簧元件將那枚石彈彈射而出,隨即,僅僅只是眨眼工夫,那枚石彈便飛越了那座磚樓。
“射程不止兩百丈麼?……再試!”
儘管這次嘗試並未擊中目標,但趙弘潤毫不失望,他反而有些雀躍,因為這架弩炮的威力,比他想象的更為出色。
“是!”
鄭昭點點頭,示意工匠們再次嘗試。
在重新調整了角度中,工匠們重複之前的操作。
只聽“砰”地一聲巨響,第二枚石彈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