賤宗首席弟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92章 戰爭升級的徵兆,大魏宮廷內,賤宗首席弟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運糧的成皋軍,緩緩向前,大概行走了約兩三里地左右,周奎果然瞧見遠處的山坳隘口處,有一群數量不少的三川之民在那築造了一座好似關隘般的營地。
並且,這群人似乎早已得知了他們這支成皋軍的到來,一個個都從營地內的氈帳內走了出來,站在營口,神色各異地望著他們。
『不單單是隘口,兩邊的山上,也駐紮著羯羝兩族的軍隊……』
周奎在靠近的時候,仔細觀察著對面那片山丘。
“前面的魏軍,止步!”
一個洪亮的聲音,在隘口處的陰戎部落響起,周奎定睛一瞧,這才發現喊話的是一名身上羊皮襖明顯比其餘族人油光鮮亮許多的中年人。
不出意外的話,這名中年人準是哪個部落的『領』、甚至是『首領』。
所謂的『領』,指三川部落內處於領導地位的人,地位類似魏國這邊的『將軍』、『官員』等等,可以視為是直接部落內大小事務的頭領,比如狩獵、打仗等等;
而『首領』,即指該部落的族長,一般而言只是動動嘴的角色,具體的任務則交予部落內的『領』去做。
但可以肯定的是,任何一名『領』,都是具有相當權利的。
這不,注意到這一點的周奎並未貿然與對方交惡,依言讓麾下計程車卒停止了前進,用羱族語對對方喊道:“不知閣下是哪支部落的友鄰,為何要攔住我成皋軍的去路?”
對於成皋軍出身的周奎會說他們羱族語,那名中年人並不驚訝,因為居住在成皋、鞏、雒、睺氏這一帶的魏人或三川之民,其實大致都聽得懂對方的語言,畢竟以往雙方的接觸並不少,問題僅在於講對方的國家或種族的語言是否通暢罷了。
比如這名中年人,他方才就是用魏國語言說的,只不過咬字不是很清楚罷了。
“(羱族語)我方因為某些原因,暫時封鎖此地,請你們返回吧。”
可能是見周奎會說他們羱族語言,而且說得還較為順暢,那名中年便改回了母語交談。
“(羱族語)因為什麼事封鎖這一帶?”周奎問道。
“(羱族語)這是我方的內事,恕我不便透露。”那名中年人回答道。
聽到這個回答,周奎皺了皺眉,此刻他已經可以肯定,這些羱、羝兩族的人,封鎖此地十有八九就是為了截斷商水軍與碭山軍的糧草,不允許成皋軍再繼續給前兩者運輸糧草。
『既然如此……』
周奎的眼神閃過一絲冷色,稍縱即逝。
他大聲喊道:“能否通融一下,我軍急著要給我國的軍隊運輸糧草,耽擱不起。”
聽聞此言,那名中年人與其附近的羱族人及羝族人面色微變,似乎低聲交談著什麼。
沒過多久,就見那名中年人望著周奎神色複雜地說道:“抱歉,各方族長已得出決定,不允許任何一名魏人再踏足我三川之地!……留下這些糧食,我放你們走!否則……”
說罷,羱羝營地一陣騷亂,一支兵馬從營地內竄了出來,不由分說地朝著周奎所率領的成皋軍殺了過去。
周奎一見,當即力斷喊道:“敵襲!敵襲!撤!撤!”
麾下兩千餘成皋軍士卒聞言一愣,心說:撤?這些運給碭山軍與商水軍的糧食,就這麼白白送給這些羱族人、羝族人?
也難怪,畢竟在場的魏國士卒中,也只有將軍周奎才清楚那些米袋子裡究竟是什麼玩意。
“撤!”
一聲令下,兩千成皋軍迅速撤退。
可是那支羱羝兩族的軍隊卻不依不饒地繼續追趕,雙方展開了一場混戰。
這個時候,就體現出周奎這位將軍親自坐鎮的好處來了,只見他一邊指揮著麾下計程車卒結陣抗擊敵軍,一邊朝著附近的山林撤退。
畢竟在他面前的羱羯軍隊,以騎兵居多,不利於在山林中作戰。
由於周奎的主動退卻,這支羱羝混編的軍隊不費吹灰之力便取得了這場戰鬥的勝利,雖然雙方的損失都不是很多。
“(羱族語)哈!果真如傳聞的那樣,魏人欺軟怕硬,沒有什麼了不起的。”
“(羱族語)照這麼說,咱們其實也蠻強的哈?”
“(羱族語)哈哈哈,早知這樣,他們何必畏懼魏國的成皋關?”
那支羱、羝兩族人混編的軍隊,在撤退回來的途中哈哈大笑,為自己取得了一場勝利而感到由衷的高興。
而在隘口這邊,方才那名與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