賤宗首席弟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02章 夏,大魏宮廷內,賤宗首席弟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真不如索性戰死在沙場上為妙,這樣還能博一個好名聲——倘若他們果真為了國家戰死沙場,縱使他們此前犯下了那樣的罪行,君主趙潤多半也會將此事揭過不提,給他們留一個好名聲。
四月末,安平侯趙郯的戰報送到了雒陽,送到了魏王趙潤手中。
當時,趙潤端詳著這份戰報良久,最終將其放在一旁。
此時,這場堪稱「第二次中原大戰」的曠世之戰,局勢已逐漸變得鮮明。
勝利方無疑正是他魏國。
此番他魏國,在東邊的正面戰場,先後覆亡韓國、擊敗諸國聯軍,並策反衛、魯兩國的帶兵大將;而在西邊的戰場,雖說最終還是無法避免秦國對他魏國開戰,但考慮到秦國軍隊目前還是沒能對他魏國造成巨大壓力,足可謂是大獲全勝。
記得在收到安平侯趙郯的戰報前,魏王趙潤剛剛收到了衛國君主衛費的國書,衛王費在信中一個勁地講述他絕非是當真背叛魏國,而是當時收到了楚水君的威脅云云,總而言之,就是變相地乞求趙潤的寬恕,免得趙潤事後追究衛國的責任,而將他從衛國君主的寶座上踹下去——事實上,趙潤完全有這個能力。
說實話,趙潤這次對衛王費真的很惱怒。
因為事實上,衛國其實能在這場戰爭中貢獻力量的——衛國雖然小,但事實上並非沒有軍隊,就比如濮陽軍,這是一支具有魏國軍隊制式裝備的軍隊,雖不及魏國的正規軍,但相比較趙潤當時臨時徵募的那三十萬義勇兵,那足可以稱為精銳。
但就是因為衛王費貪生怕死,被「諸國聯軍聯合伐魏」的聲勢給嚇住了,不敢表明立場支援魏國,結果後來受到了楚水君的威脅,以至於衛國軍隊後來被逼無奈,被迫成為了聯軍的一員,反而給魏國的大梁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威脅。
正因為如此,趙潤對衛王費挺惱火的,甚至對此想過將衛費從衛國君主的位置上踹下去,讓養子衛雲成為衛國的新君。
但這件事,卻遭到了介子鴟的阻攔。
介子鴟認為,衛王費越昏庸,衛國的人才,才會源源不斷地流向魏國,而衛國的民心,也會逐漸偏向魏國,這有利於他魏國日後吞併衛國、統一中原。
反之,倘若趙潤扶持其養子衛雲,憑衛雲他那「衛公子瑜之子」的身份,定能得到絕大多數衛人的擁護,介時,他魏國就不好再吞併衛國了——當代不能,趙潤總不能傾吞其養子衛雲的國家吧?而下一代也不能,因為魏國儲君趙衛與衛雲如今是義兄弟。
這就足足耽誤了兩代人的時間。
因此介子鴟建議,依舊放著衛王費不動,假如衛王費日後老死了,不妨讓衛公子玠成為衛君,因為衛公子玠與其父一樣愚昧、一樣貪圖享樂,這有利於魏國日後吞併衛國。
趙潤思忖了許久,最終還是決定將養子衛雲召來,問問後者的想法。
畢竟,一來衛雲是他的養子,有些事他不能做得太過分,否則人言可畏;二來,就如今的衛國而言,再給它一百年也沒有資格爭奪霸主地位,因此完全不足以成為魏國的敵人。
待衛雲來到甘露殿的書房後,趙潤將衛國目前的情況告訴了衛雲,並詢問後者的看法。
當時衛雲卻說道:“世人都說,家父亡故之後,衛國已瀕臨覆亡,遲早會被大魏兼併。孩兒的才能遠不如兩位父親大人,無力支撐衛國成為大魏的助力,願大魏得到「濟陰」、「東郡」、「東平」三地後,能變得更為強盛。……兒臣恭祝父王能統一中原諸國,成就史無前例的霸業。”
趙潤聽了很是驚訝,在反覆詢問衛雲後,才確認這是衛雲的真心話。
待等衛雲返回自己府邸後,將這件事告訴母親陳氏,以及祖母大衛姬,當時,其母陳氏吃驚地問道:“魏王既隱晦許你衛君之位,我兒何不順勢應下,繼承你生父的遺志,何故要推脫?”
衛雲搖搖頭說道:“魏王乃孩兒養父,若孩兒應下衛君之職,則父與子平起平坐,這不合禮數,此乃其一;其二,孩兒的授師介子大人,與公羊郝等幾位大人,推崇《公羊論》的大一統學論,認為大魏正合天數,應當順勢奪取天下,一統中原,若孩兒繼承衛君之位,恐日後遲早會被大魏所針對,縱使義父、義弟(趙衛)兩代不會奪取衛國,亦難保日後。……既然如此,索性就提早確定君臣名分,使衛國降格成為大魏的郡國,介時孩兒可成為郡王,且不至於復有被大魏針對的危險。”
陳氏不清楚其中的道道,但大衛姬卻對此類事頗為了解,聞言輕笑著說道:“這是介子鴟教你的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