賤宗首席弟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02章 夏,大魏宮廷內,賤宗首席弟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給桓虎、陳狩二人代掌,自己帶著一隊護衛返回曲阜。
說實話,季武一開始並未想過投靠魏國,他只是被桓虎給坑了,以至於他率領的軍隊在關鍵的那場決戰中,陰差陽錯地倒向了魏國,給楚越聯軍造成了致命的一擊。
但既然大錯已經鑄成,季武也只能將錯就錯了,畢竟就算是他也看得出來,在諸國聯軍敗北之後,將再無任何國家能夠限制魏國變得更加強盛,既然橫豎都招架不住,還不如就像桓虎所說的那樣,趁著魏王趙潤對他有那麼一些好感的時候,果斷投靠魏國。
唯一的尷尬是,他父親季叔乃是魯國的忠臣,且一生都在為國家出力,而季武作為季叔的次子,卻做出了‘背國投敵’的行為,這必將有損於季氏一門的聲譽。
對此,桓虎給季武出了個主意:單單你我投靠魏國,固然會被魯人罵做叛臣,但倘若能說服君主公輸興投靠魏國,那就沒有他季武、桓虎什麼過錯了。
季武深以為然,於是在協助魏軍收復任城後,立刻就踏上了返回曲阜的旅程,勸說君主公輸興投靠魏國。
至於君主公輸興會不會乖乖就範,季武倒也並不擔心,畢竟諸國聯軍戰敗,齊楚兩國暫時只能自保,若魏國鐵了心要覆亡魯國,魯國根本招架不住——只要從這方面著手,相信公輸興還是會聽從他的勸說的。
畢竟公輸興也並非是那種野心勃勃、且有遠大抱負的君主。
六月初二,季武返回了曲阜。
而這會兒,魯國已經得知了諸國聯軍戰敗的訊息,國內上下害怕魏國的報復,人心惶惶。
相比較國人,魯王公輸興得知地更多,畢竟他亦有派人關注聯軍的戰況,並且,齊國的田耽在撤軍返回齊國時路經魯國,將「桓虎、陳狩二人背叛聯軍、倒戈魏國」的情況派人告訴了魯王公輸興,勸後者提早做好防備,雖然就算提早防備,也頂不了什麼大用。
在接見季武之時,魯王公輸興詢問了聯軍戰敗的具體過程,並質問季武,其與桓虎是否已經背叛魯國。
季武也不隱瞞,遂將桓虎的所作所為告訴了公輸興,包括他輕信桓虎,結果在決戰時被桓虎以及衛國的衛邵等人挾持,被逼無奈,眼睜睜看著麾下的軍隊倒戈於魏國,對聯軍造成了致命的一擊。
公輸興聞言悵然長嘆,其實這會兒無論季武、桓虎是否已經投靠魏國,對於他魯國而言,其實差別並不是很大了,因為橫豎都招架不住魏國日後的報復。
見君主搖頭嘆息,季武便趁機說道:“雖然是行差踏錯,但錯有錯著,魏王對於我魯軍棄暗投明之舉頗為欣賞,大王何不順勢投靠魏國。”
公輸興搖搖頭說道:“恐守不住祖宗基業。”
季武聞言奉勸道:“眼下諸國慘敗,再無人能擋魏國的鋒芒,大王此時投靠魏國,日後尚能保住曲阜作為采邑,但倘若大王執意要繼續與齊國對抗魏國,恐怕日後將死無葬身之地。……別說魏國的趙疆、屈塍等人目前就在山東(泰山以東)一帶,單單桓虎、陳狩二人,我魯國就難以招架。”
公輸興沉思了許久,最後咬牙說道:“最起碼,得允許寡人保留曲阜作為食邑。”
季武聞言心中大喜,連聲說道:“魏王乃大度之人,必定會允許大王的要求。”
當日,公輸興便寫下了國書,託季武派人送到魏國的王都雒陽。
在收到這份國書後,魏王趙潤頗為歡喜,當即就命朝廷派使者回覆魯王公輸興。
相比較能兵不血刃地吞併魯國,將曲阜賜予魯王公輸興作為采邑又算得了什麼?
就在他萬分歡喜時,他收到了張啟功從韓國王都薊城派人送來的訊息。
在看到那份書信後,趙潤長長嘆了口氣。
“果然啊……”
他一臉惋惜地搖了搖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