賤宗首席弟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1章 圖謀,大魏宮廷內,賤宗首席弟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為其放牧。
值此危難關頭,韓王簡重用當時還年輕的王族分家貴族韓虎,命他訓練軍隊,驅逐境內的異族。
而韓虎亦不負韓王簡的重託,帶著弟弟韓亙,南征北戰,先是擊潰實力相對弱小的赤狄,隨後攻打北狄,用了數年時間,逐漸收復代郡、中山、太原一帶失陷的土地。
正在跟這些異族開戰的同時,韓國效仿這些草原異族的戰士,建立了騎兵,並最終由韓虎率領這些騎兵,擊敗了林胡、匈奴、東胡、婁煩等草原民族。
此時的韓國,軍隊實力幾乎已經達到當時中原的巔峰。
在擊敗那些草原民族後,軍隊實力暴增的韓國,便將目光放在魏、齊兩國身上,準備著手奪取中原霸主的地位。
也就是在那段時間,魏韓戰爭爆發,因為魏王趙慷的短智無謀,魏國初代魏武軍在上黨郡倉促應戰,最終被韓虎擊敗,魏國因此實力大損,淪為二流國家。
隨後,韓國便對齊國用兵,一度攻陷鉅鹿郡,達到北海郡。
只可惜,齊王呂僖在臨危之際接掌國家,聯合魯國,擊敗了韓國,挫敗了韓國企圖稱霸中原的野心。
事實上,這次失敗對韓國的影響並不嚴重,可壞就壞在,韓王簡由於過度操勞、英年早逝,他的亡故,令韓國出現了空前的動盪,也使得林胡、匈奴、東胡、婁煩這些前幾年被韓國擊敗的草原民族,趁虛而入。
鑑於獨子韓武年紀尚幼,不足以擔負重任,韓王簡在臨終之際,將弟弟韓起扶上了王位,即韓王起。
至於兵事,韓王簡則託付給了韓虎。
韓王起能力不如兄長,再加上剛剛繼位,王位不穩,因此,當時韓國國內一團糟,幾乎全靠韓虎憑藉一己之力,幾次挫敗了林胡、東胡等草原民族的入侵,保衛了整個國家——為表彰韓虎的功績,韓王起也是在這段時間冊封其為康公。
這第二次韓國與草原民族的戰爭,比第一次更艱難,這件事,在齊國亦有相關記載,不過講述的是另外一方面的事:即在異族這個中原人的共敵面前,齊王呂僖非但沒有趁機攻打韓國,反而以低價向韓國出售糧草與軍備,支援韓國將林胡、東胡、北狄、婁煩等異族驅逐出去。
正因為這件事,齊王呂僖被稱之為賢君,縱使是韓人,亦對齊王呂僖頗為尊敬。
而就在這第二次韓國與草原民族的戰爭中,韓虎的弟弟韓亙不幸戰死。
韓虎、韓亙兄弟,雖說也是媯姓韓氏王族子弟,但家道中落,家境比較一般小貴族尚且不如,直到韓虎被韓王簡重用,兄弟倆才有所改善。
只可惜,幾場戰爭之後,兄長韓虎成為了韓國的英雄,被尊為康公,而弟弟韓亙,卻在戰爭中犧牲,留下孤兒寡妻。
為此,韓虎心中亦是不忍。
因此,康公韓虎在發跡後,就尋思著給侄子、弟媳弄個封邑,好讓弟媳跟侄子日後能衣食無憂。
最後,他看中了「元邑」,一來「元邑」離他韓虎當時駐軍的地方「下曲陽」並不遠,二來元邑相對繁榮,也算是一座人口不少的縣城。
唯一的問題是,當時的「元邑」已經有主,是屬於一支媯姓元氏的大貴族所有。
但這對於韓虎來說並不是問題,反正最終,他從元氏一族手中奪下了元邑,並奏請韓王起,將這座縣城分給了他的侄子,也就是如今的「元邑侯韓普」。
不得不說,韓虎雖然譭譽參半,但對弟弟一家的確沒話說。
而他的侄子元邑侯韓普呢,亦對這位叔父格外敬重,長大成人後,便投身叔父麾下,繼承了父親的衣缽,成為韓虎麾下下曲陽的領兵將領。
後來,當康公韓虎在邯鄲被韓王然設計殺害之後,元邑侯韓普聞之大怒,有心率軍為叔父報仇,奈何當時魏韓之戰已經結束,韓王然放棄邯鄲,在上谷守馬奢、北燕守樂弈、漁陽守秦開等幾位北原豪將的保護下,遷都薊城——得知此事,元邑侯韓普遂不敢輕舉妄動,但這份仇恨,元邑侯韓普卻不曾忘懷。
“這些,皆是文某已故的摯友「馮祝」打聽到的……”微微嘆了口氣,文少伯眼眸中閃過幾絲懷念,搖搖頭說道:“馮祝在韓國經商時,打聽到了這件辛秘,遂設法結識了元邑侯韓普,據說二人的關係還不淺。……前一陣子韓國捕殺我大魏的商賈時,元邑侯韓普提前得知此事,也曾派人向馮祝通風報信,只可惜,還是慢了一步……”
張啟功與北宮玉對視一眼,紛紛開口勸說文少伯節哀順變。
至於對文少伯給予的情報,他們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