賤宗首席弟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8章 心念(二),大魏宮廷內,賤宗首席弟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頭。
靳張兩家,只剩下遠在魏武軍的靳炬的小兒子靳享,以及孫輩的幾個小子。
『……』
看著靳炬、靳續父子二人停在靈堂上的兩副靈柩,趙潤心中很不是滋味。
就算是被稱為賢明的趙潤,在親疏之間也難免有所偏袒,就比如大梁禁衛軍總統領這個職務,其實靳炬的能力並不如侯聃,但因為趙潤與靳炬相識二十餘年,再加上靳炬很早就私底下向趙潤效忠,因此,趙潤最終還是選擇了靳炬。
其用意,無非就是善待最早投奔自己的那一批老人。
可沒想到,大梁一役,靳炬、靳續父子皆戰死城頭。
這本不應該發生。
按理來說,靳炬乃是大梁禁衛軍總統領,他兒子靳續乃是都尉,兼之親家的張昔、張奐父子,皆出任大梁禁衛軍的尉官,以靳張兩家在大梁禁衛軍的軍職而言,這兩家本應就此興旺。
可誰曾想到,靳氏一家還未興旺,就遭到了這等變故。
片刻之後,介子鴟亦來到了靳府,似乎是算準趙潤今日必定會前來靳府悼念。
當時,趙潤直直地盯著介子鴟,倘若介子鴟膽敢借此事再勸諫他所謂的「大一統」建議,他準會給介子鴟好看。
但事實證明,介子鴟很聰明,從頭到尾都未曾失禮,這讓趙潤有火沒處發,著實憋得難受。
在離開了靳府後,趙潤又去探望了靳炬的親家張昔、張奐父子的宅邸,然後,又去探望了其他大梁禁衛軍的尉將。
此戰,大梁禁衛軍戰死一萬四千八百六十一人,也就是說,駐守在大梁的一萬五千名禁衛軍,幾乎全部陣亡,只有寥寥一百三十九人僥倖存活,而軍中的將領、將官,除周驥、李霖等寥寥幾人外,幾乎全部陣亡,著實悲壯。
縱觀魏國近幾十年,除初代魏武軍曾在上黨郡全軍覆沒以外,魏國的軍隊從未受到過如此慘重的損失,而值得一提的是,當年的初代魏武軍,在大軍潰敗之際,其實亦曾出現逃兵,但是大梁禁衛軍,縱使城牆幾度險些不保,亦無一人逃亡,皆死戰不退,最終戰死城頭。
當日下午,趙潤又去探望了城內的幾家民戶。
在刨除掉禁衛軍的戰損後,大梁的傷亡數字是六萬一千五百九十五人,正如趙潤昨日所猜測的那樣,在失去了將近六萬一千六百名青壯後,大梁城內,幾乎戶戶都失卻了家中的頂樑柱,只留下一群孤兒寡母。
就好比趙潤隨便挑的幾家,其家中十三歲以上、五十歲以下男人全部戰死,只剩下一群女人,以及幼齡的孩童。
當時,趙潤強顏歡笑安慰著那些失卻兒子、失卻丈夫、失卻父親的女人,不吝言辭地稱讚她們的兒子、丈夫、父親皆是他魏國的英雄,並許下國家與朝廷會代為贍養她們、替她們撫養年幼子女的承諾。
然而此時在趙潤心中,卻是怒火中燒。
他從未如此強烈地憎恨其他國家,恨不得將其通通剷除。
他忍不住看了一眼身邊的介子鴟,腦海中頓時又回想起後者昨日那番話:若普天之下盡皆魏土,又豈會復有諸國聯軍進犯我大魏之禍?
雖然對於介子鴟不合時宜勸諫此事感到莫名的反感,但仔細想想,趙潤覺得介子鴟的話確實很有道理。
當今中原內部的戰爭,其主要原因在於諸國林立,倘若中原就只剩下他一個魏國,又何來年復一年的頻繁戰亂?
或許有人會說,縱使天底下只剩下一個魏國,亦不能排除民眾造反的可能性,但就趙潤看來,以他魏國的國制,幾乎不可能將子民逼到揭竿而起的地步——他魏國連被中原人蔑稱為陰戎的三川人都能吸納包容,使其融入魏人當中,又如何會容不下其他中原人?
『兵吞諸國、以戰止戈……』
當日黃昏,魏王趙潤喃喃自語地返回了王宮。
待等趙潤回到王宮時,禁衛軍將領岑倡早已在甘露殿等候多時,向趙潤稟報有關於冶城的情況。
原來,今日一大早,魏將呂牧、穆青二人便率領兩萬餘騎兵前往冶城,解冶城之危。
待瞧見魏國援軍趕到,包圍冶城的楚將新陽君項培與越國將領吳起,在權衡利害後,最終選擇撤兵,率領與楚水君匯合。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畢竟冶城的防禦手段實在太多了,單單「火田」,就阻擋了楚軍好幾日。
八月十八日,得知新陽君項培與越國將領吳起皆率軍迴歸主軍,楚水君再次召喚諸國將領,到帥帳商議戰事。
而在大梁這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