賤宗首席弟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41章 淡淡的孤獨,大魏宮廷內,賤宗首席弟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熊拓、熊琥二人,恐怕終彼此一生都會是相互仇視的敵人,但在羋姜出現之後,雙方彼此終於有了緩和關係、且瞭解彼此的機會,或者說餘地。
透過了解接觸之後,趙潤才知道熊拓、熊琥其實也並非嗜殺貪婪之輩,相反,這兩位比較當時楚國東部絕大多數的熊氏貴族,不知要高尚多少。
這一晃眼,也就二十幾年過去了。
“熊琥,竟戰死於平輿?”
就跟新陽君項培、楚王熊拓等人的反應類似,魏王趙潤在得知這件事後,亦頗為目瞪口呆。
在他看來,魏楚之戰無論死了誰都不可能會是熊琥,這傢伙最貪生怕死,想當初熊琥被伍忌攆地到處逃時,趙潤還曾取笑熊琥為「百里琥」,暗諷熊琥被伍忌嚇得在一日內奔逃出百餘里。
這傢伙居然會戰死平輿,這可真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了。
六月中旬前後,皇后羋姜帶著張啟功、羋芮,以及投降魏國的巴國之王巴鷿與平輿君熊琥的兒女們,返回了雒陽。
此時趙潤才得以確認「平輿君熊琥戰死」這件事,不由地心情默然。
當時能與他平輩論交的朋友,說實話還真不多,韓王然算一個,衛公子瑜算一個,楚王熊拓算一個,平輿君熊琥算一個,再往後,也沒剩幾個了。
而現如今,平輿君熊琥亡故,趙潤那僅存不多的平輩友人中,就又少了一位。
在皇后羋姜的引薦下,趙潤召見了平輿君熊琥的三個兒子,即熊繆、熊澤、熊宜兄弟三人。
羋姜的意思,趙潤自然明白,無非就是希望給這三個侄兒尋一份富貴罷了,這對於如今坐擁大半中原的趙潤而言,只不過是一件小事而已。
但趙潤並沒有那麼做,因為他覺得,就算他賜了兄弟三人富貴,這兄弟三人也未必守得住家業,因此,與其賞賜金錢、府邸,趙潤覺得不如代熊琥栽培兄弟三人,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嘛。
因此在安撫罷熊氏兄弟三人後,趙潤將熊氏兄弟三人安排到雒陽城內的國立學塾學習,待其學業有成,再插到翰林署,一步步許以富貴仕途,這樣才不至於引起朝野的非議,避免熊氏三人被人針對,畢竟魏人當中憎恨楚國的大有人在,更遑論熊氏一族。
所幸熊繆、熊澤、熊宜也並不愚蠢,雖然有些失望於趙潤這位‘姑父’並未許諾他們高官厚祿,但他們也明白,這位姑父這是在給他們鋪路,因此倒也不心急。
說實話,確實也沒什麼可心急的,憑藉著姑父、姑母在魏國的權勢,他們平輿熊氏遲早能在魏國興旺起來。
轉眼又了兩三月,魏國的三路大軍,高奏凱歌、一路奮進,打得楚國節節敗退。
待等深秋前後,沈彧、桓虎、司馬尚、樂弈、田耽、田武、許歷、燕縐等人率領的魏軍,已基本上攻佔了楚國大江以北的所有土地。
在這段本該值得慶賀的時間裡,趙潤又收到了一則噩耗:前南梁王趙元佐亡故。
當日得到這個訊息後,趙潤驚詫地質問大太監高和:“為何不提前稟告?”
直到大太監高和解釋過後,趙潤這才釋然,原來是趙元佐與趙弘信並未通稟內侍監。
為何不通稟內侍監、不通稟於他呢?
趙潤在皺著眉頭思忖了片刻後,不由地啞然失笑。
是啊,趙元佐為何要提前通知他?雖然二人有著伯侄的親份,但事實上,趙元佐與趙潤彼此的關係,也僅僅只比陌生人好上了那麼一些而已;哪怕是趙弘信,與趙潤也談不上有多親近。
“……據奴婢打探所知,趙元佐僅知會了趙信,且只允許趙信父子目送辭世。”大太監高和在旁補充道:“另外,據說南梁王是含笑而逝。”
『含笑而逝麼?』
趙潤似笑非笑地搖了搖頭。
不過仔細想想,趙元佐恐怕確實是含笑而逝:作為‘畢生仇惡’的先王趙偲死在他前頭,且過世前又與趙信化解了當年的芥蒂,使趙信心甘情願為這位伯父送終,相信趙元佐確實也應該是別無所求了。
還是那句話,趙潤從來都沒有真正看懂過這位三伯。
天知道這位三伯是怎麼想的,明明是為復仇而來,結果接二連三助魏國擺脫了劫難,甚至於,就連辛辛苦苦組建的鎮反軍,也因為希望與趙信化解當年的芥蒂而拱手還權於趙潤,還權於天策府。
甚至於辭世時,也只希望安安靜靜地過世,在身邊僅有他視為義子一般的趙信的陪伴下,不為人所知地,悄然過世。
這份豁達讓趙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