賤宗首席弟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26章 巴郡之戰,大魏宮廷內,賤宗首席弟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個道理,杜盧也明白。

於是乎,在秦國的威脅下,巴蜀這兩個相互仇視數百年,且曾經相互攻伐長達一百年多年的國家,終於在這一刻暫時放下了成見與敵意。

但遺憾的是,儘管巴蜀兩國達成了默契,但巴國的相氏一族,還是將秦**隊引入了境內,導致鄭氏、曋氏兩支巴族大部落以及其餘數支小部落被覆滅,只剩下樊氏一族與巴氏一族還在苦苦支撐。

“秦軍竟然如此強大?”

蜀國君主杜盧得知這個訊息後大驚失色。

此前由於秦將王戩的主力軍被蜀**隊擋在劍山不得寸進,因此杜盧還未意識到秦軍士卒的強悍,可如今,看著秦**隊將鄭氏、曋氏幾個巴族打得落花流水,杜盧難免心中驚慌。

畢竟巴國一旦完蛋,他蜀國也逃不掉被秦軍覆滅的命運。

於是,杜盧立刻派兵支援樊氏一族與巴氏一族,總算是幫助兩族堪堪擋住了秦軍與相氏一族的進攻。

但這個局面能維持多久呢?

杜盧、巴鷿、樊烈三人都沒有多大信心,因為駐軍在漢中的秦將王戩,在得知蜀國派兵支援閬中之後,亦派遣了更多的秦軍進入巴國。

而就在巴氏一族與樊氏一族或將秦**隊與相氏一族攻滅時,他們的援軍終於抵達了。

這支援軍,即是楚國三天柱之一、平輿君熊琥一方的兵馬,「西郢君熊燾」麾下軍隊。

西郢(江陵),乃是楚國曾經的舊都之一,曾幾何時「楚巴戰爭」,就是發生在楚國以這座城池作為都城的年代,但後來因為巴族逃到巴郡、死守巫山,楚國考慮到種種因素,最終放棄西進,而向東擴張,並且在若干年後,逐步將都城遷到了現如今的壽郢。

而曾經的「郢」城,亦改稱西郢。

正因為是曾經的楚國都城,因此,西郢是整個楚西為數不多的繁榮城池,近十幾二十年來,不管時曾經的陽城君熊拓還是現如今的平輿君熊琥,都是透過西郢與巴國展開貿易。

不過話說回來,雖然歸屬楚西治下,但歷代西郢君很少介入中原的戰爭,一來是西郢距離中原實在太遠,就好比楚魏兩國的幾場戰爭,魏公子潤雖說號稱擊潰了楚西,但實則只是攻到了熊拓當時的封邑「陽城」,而陽城距離西郢,還有最起碼上千裡地的距離。

地域太過偏僻,使得西郢君熊燾並沒有參與曾經的幾場與魏國的戰爭,當然,更主要的還是另外一個原因,即攻伐巴蜀。

當年楚國在向東擴張時,亦不捨得放棄巴蜀之地,遂將西進的任務交給了初代的西郢君熊章。

是故,後來在楚國向東擴充套件期間所爆發的幾次楚巴戰爭,其實就是歷代西郢君進攻巴蜀的戰爭,但很可惜,歷代西郢君都沒能翻越巫山攻入巴蜀境內,最好的結果,也僅僅只是攻陷了半壁巫山,在當地設了一個「巫郡」,作為楚國攻伐巴蜀之地的前線。

再到後來,遷都壽郢的歷代楚王致力於與中原諸國爭奪霸主之位,也就慢慢淡化了攻伐巴蜀這件事,畢竟相比較整個中原的廣闊,巴蜀之地實在太小了。

說句不客氣的話,若非與魏國爭奪中原霸主失敗,以至於楚國在中原的勢頭變得微弱,否則楚國真不至於會重走先祖的老路,想起攻伐巴蜀。

九月下旬,西郢君熊燾率領數萬楚軍,兵出巫郡曾經用來抵擋巴族的關隘「扞(通‘扞’)關」,攻打「魚復」。

當時秦**隊與相氏一族的主力都在攻打閬中、江州,雖然楚水君提前預測到平輿君熊琥很有可能會召來楚軍協助巴氏一族,提醒相鱳在魚復駐軍,但駐紮在這座城池的相氏軍隊,最終還是被西郢君熊燾擊敗。

此後,楚西的戰船逆江而上,與陸上步卒一同攻打相氏一族的都城「臨江」。

相氏一族抵擋不住楚軍的進攻,在臨江被楚軍攻陷後,慌忙求援於秦**隊。

十月初,以西郢君熊燾為首的楚西軍隊,佔領「臨江」,在平輿君熊琥的授意下,橫穿巴郡盆地,試圖支援樊氏一族。

得知此事後,秦將王戩立刻又調來五萬精兵,駐防巴郡盆地,防止楚**隊破壞他秦軍攻打閬中的戰略。

秦楚兩國的軍隊,至此在巴國境內碰面。

相比較此前幾場戰爭,秦楚兩軍的對峙,才稱得上是勢均力敵。

一場大戰,即將爆發於巴蜀這片土地上,然而,似巴氏、樊氏、相氏、蜀國這些這片土地的真正主人,卻彷彿都淪為了配角與看客。

相信誰都知道,這場秦楚之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啥!那小子竟然不想繼承帝位?

人間執念

乘龍御天

芝麻糖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