賤宗首席弟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6章 大梁閱軍,大魏宮廷內,賤宗首席弟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下的氣概緩緩而前。
此時在城門樓上,翟璜又介紹道:“相比較方才的禁衛軍,第二位出場的軍隊,相信諸位就有所耳聞了,正是我國陛下的兄弟、燕王趙疆麾下的「河內軍」。……「河內軍」分為「山陽軍」與「南燕軍」兩部,其中山陽軍乃步卒,而南燕軍乃騎卒……”
看著從城下徐徐經過的這支魏軍,韓國上將暴鳶不由地多看了幾眼,畢竟在前一陣子的「魏韓之爭」中,魏國燕王趙疆麾下的這兩支軍隊,即是阻礙他們進兵魏國的兩大障礙之一——還有一個障礙便是南梁王趙元佐麾下的鎮反軍。
片刻之後,待等河內軍經過城門樓底下時,只見燕王趙疆舉起右手猛然握拳,他麾下千人方陣計程車卒異口同聲喊道:“逢戰必先,死不旋踵!”『Ps:哎,記憶力不行了,就是想不起來山陽軍的口號。』
由於已經歷過一回,城門樓上的諸國使者們,這次倒沒有被城下魏軍冷不丁從口中喊出的口號而嚇一跳,只是面色凝重地注視著。
而緊挨著燕王趙疆之後出場的,便是趙弘潤的另外一位兄弟、桓王趙宣所率領的「北一軍」——其實這會兒已經可以稱呼為「遠征軍」或者「北征軍」,畢竟南梁王趙元佐麾下的「北二軍」與姜鄙麾下的「北三軍」,早已分別更改番號為「鎮反軍」與「上黨軍」,不至於再出現混淆。
“……第三順位出場的,乃是我國陛下的臣弟、桓王趙宣麾下「北一軍」,全名叫做「北疆遠征第一軍」,據翟某所知,桓王在此次戰爭中可謂是功勳赫赫,一力獨擋韓國的太原守樂成與陽邑侯韓徐,叫二者難以踏足河東郡……”翟璜繼續稱讚桓王趙弘宣與其麾下的北一軍,同時偷偷關注韓國上將暴鳶的面色。
不難看出,暴鳶的面色並不是很好,這也難怪,畢竟這次「魏韓之爭」最大的敗因,就在於雁門守李睦與太原守樂成二人均未曾開啟局面,而魏國這邊,當時趙潤卻率領鄢陵軍與商水軍突入了韓國的腹地,名副其實的開局血崩。
而繼北一軍之後,河東守、臨洮君魏忌麾下的「河東軍」,河西守司馬安麾下的河西軍,上黨守姜鄙麾下的上黨軍,以及目前主要駐守在河套地區的「魏武軍」等等,相繼出場。
看著這一支支熟悉的魏國軍隊陸續出場,暴鳶的面色變得越來越凝重,整個人亦不禁繃緊了精神。
這也難怪,畢竟這些軍隊,都跟他韓國打過交道,皆是訓練有素、身經百戰的軍隊。
值得一提的是,在河東軍進場的時候,大梁西城門下忽然傳來了一陣震耳欲聾的歡呼聲,別說城門樓上各國使者嚇了一跳,就連趙弘潤亦有些莫名其妙。
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是城內的百姓得知城外有他魏國的軍隊在閱軍,爭相湧出城希望一睹為快,雖然城門口有諸多禁衛軍戒嚴,卻也架不住城內的百姓的熱情。
在得知此事後,趙弘潤召來衛驕低聲囑咐了幾句,叫後者增派禁衛軍在城下圍出一塊地,讓城內的百姓有機會親眼目睹閱軍,畢竟,這也是凝聚國人民心的好事。
趙弘潤的開明,使得這場閱軍儀式變得更加隆重,每當有新一支魏軍進場時,在城外觀瞧的大梁城百姓,皆會爆發出一陣震耳欲聾的吶喊,尤其是當「魏武軍」進場的時候,那歡呼聲簡直是久久不絕。
這個意外,讓天策府的將領與兵部官員們面面相覷:魏武軍接受了這等程度的歡呼,那剩下的軍隊怎麼辦?
早知道如此,就應該將魏武軍排在更往後的位置嘛!
平心而論,其實魏武軍這些年來的功勳也就一般,根本談不上獨領風騷,相比之下,商水軍的功績不知比魏武軍多過幾凡,但是論在魏人心目中的地位,商水軍就是比不過魏武軍——確切地說,沒有其餘任何一支魏國軍隊能比得過魏武軍。
沒辦法,誰讓魏武軍是魏國開國時就存在,且大殺四方的精銳軍隊呢。
這就是底蘊,是軍隊歷史的沉積,是其餘魏國軍隊所無法相提並論的。
這不,繼魏武軍之後,當鎮反軍進場的時候,大梁百姓的歡呼聲就明顯降低了幾個檔次,讓帶領這支千人軍隊的魏國上將龐煥很是尷尬,好在天策府的將領與兵部官員及時想出了一個補救辦法,即讓城牆上的禁衛軍給予歡呼,總算是沒有讓龐煥與鎮反軍大丟顏面。
不過這個意外,並沒有引起諸國使者的竊笑,相反地,看著這一支支魏國軍隊進場,各國使者的面色愈發凝重,因為在他們看來,但凡是出場的這些軍隊,一個個都威武雄壯,讓他們很難辨別。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