賤宗首席弟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章 舊日的霸主,大魏宮廷內,賤宗首席弟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隨即正色說道:“當務之急,還是要想辦法修復與魯國的邦交。”
不得不說,自「諸公子內亂」之後,齊魯兩國的關係就出現了裂痕。
原因就在於,公子糾的母親,正是魯王的妹妹——姑且稱作「魯姬」。
其實,早在齊王呂僖駕崩於楚國王都壽郢城外時,魯王公輸磐就已經知道齊王呂僖準備將王位傳給「公子白」,畢竟齊王呂僖曾在臨終前親口囑託過,懇求魯王日後多多幫襯齊國。
魯王與齊王呂僖自幼相識,且前者的王位,也是在齊王呂僖堅定不移的支援下獲得,因此,魯王當然不會拒絕這位兄長臨終的託付。
正因為這樣,後來在齊國陷入「諸公子內亂」時,任憑「公子糾」的母親「魯姬」託人懇求兄長相助,但魯王始終不為所動。
只是在最終,在「公子糾」帶著母親「魯姬」逃到魯國時,魯王給予了庇護。
問題就在於,齊國當時非但將魯姬母子像狗一樣趕到魯國,且後來,公子白在登基之後,寫國書要求魯王交還兄長公子糾。
那時,魯姬知道兒子這一去齊國,必死無疑,遂在兄長面前懇求,終歸是自己的妹妹,魯王心一軟,就拒絕了齊國的要求。
之後,齊國與魯國就有些不愉快了。
齊國這邊想:你魯國庇護我國的亂臣賊子,這算什麼意思?
而魯王那邊想:我是看在你(公子白)老子的面子上,才對你諸般忍讓,你小子還真把我當你的下臣?
再加上魯王身邊有妹妹魯姬煽風點火,魯王一怒之下就跟齊國斷了邦交。
或許有人會說,魯國的經濟全靠齊人撐著,難道魯王真敢與齊國斷了邦交麼?事實上,魯國還真不怕,畢竟魯國除了齊國這個盟國外,它與魏國也是盟友,而如今,西邊的魏國迅速竄起,尤其是「梁魯渠」、「博浪沙」這些以商業貿易為目的設施一開,魯國還真不怕齊人斷了對他們的經濟支援。
當然,其實事實上嘛,魯王也只是氣話,畢竟齊魯兩國世代結盟,他又受到齊王呂僖臨終時的託付,怎麼可能真的在齊國最虛弱的時候拋棄齊國?
說到底,魯王要的是齊人的尊重——作為中原霸主,齊人一向是很高傲的,當初還有齊王呂僖壓著,可如今這位齊國的賢君不在了,難免就會有人將魯國視為齊國的附屬國,就像魏人看待衛人那樣。
因此,這個時候只需要齊王呂白以自己的名義,向魯王投遞一份國書,說幾句好聽的話,魯王還是會立刻恢復與齊國的邦交。
可問題就在於,想讓高傲的齊人低下頭顱,這可不是那麼容易的。
哪怕此刻殿內的齊王呂白與五位肱骨大臣願意,臨淄乃至整個齊國的齊人,恐怕也不會同意這件事。
於是乎,齊魯兩國的關係目前就出於冷僵狀態,相比之下,反而是前幾年復國的越國國主少康,如今與齊國的關係更密切——近期田耽在齊楚兩國邊界與楚軍的摩擦,其中就有吳越之地的「東甌軍」無私相助。
魏國的崛起、魯國的疏離,這使得齊國正漸漸失去中原霸主的地位。
而在這種關鍵時候,北亳軍的宋雲攜宋郡投靠齊國……
說實話,說不動心那顯然是扯淡,畢竟那可是偌大的宋地,比整個齊國都小不了多少。
但在場的幾位卿臣都清楚,倘若他們齊國在這件事上插手,那麼,「齊魏聯盟」就到此為止了,因為魏公子昭來到齊國臨淄而出現的「齊魏友好」,多半也將化為泡影。
可反過來說,難道就真的眼睜睜看著魏國逐漸壯大,逐漸取代他們齊國成為中原的霸主麼?
待等魏國真正吞併宋地,它的國力會比如今更強盛,而到時候,相信那位「魏公子潤」,也應該登基為王,那可是一位比魏王趙偲更具進取心的雄主啊……
『……或許,應該早做準備了。』
除了趙昭外,田諱、高傒、鮑叔、管重幾人,頗有默契地對視了一眼。
隨即,皆陷入了沉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