賤宗首席弟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7章 楚齊泗水戰役(三),大魏宮廷內,賤宗首席弟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重的打擊。
在得到父親的肯定後,田武皺著眉頭說道:“既然如此,我也留在彭城。”
還是那句話,他可不放心年過六旬的老父親單獨留在彭城,迎戰陽城君熊拓麾下的幾十萬楚軍。
然而聽到這話,田驁卻首次用不容反駁的語氣說道:“不,你必須前往東海郡。”說著,搖了搖頭,解釋道:“雖然陽城君熊拓麾下的軍隊,才是楚軍的主力,但就目前的戰局來說,關鍵還是在東海郡,只要東海郡那邊遏制了楚軍的勢頭,其他幾處戰場就能得到喘息的機會。東海軍的紀宓、東萊軍的鄒忌,雖說亦是將才,但恐怕並不足以在短時間取得優勢,更何況是在如今局勢危難的情況下,若你不去東海郡,臨淄那邊很有可能調離駐軍在寧陽的田耽,叫他鎮守東海郡。……此事萬萬不可,在寧陽一帶,有楚國上將項末,如今田耽遏制了項末,才能保魯國的太平,一旦田耽被調回本土,魯國很有可能會被項末所覆滅,唇亡齒寒,魯國若覆滅,我大齊恐怕也……”
“可是……”田武臉上露出幾許猶豫之色。
見此,田驁笑呵呵地說道:“豎子,老夫戎馬一生,縱使如今力氣不及當年,亦非尋常人物便能將老夫擊敗;縱使吃了敗仗,老夫亦能退守魯國,又有什麼好擔心的?”
聽聞此言,田武仔細想了想。
他不能否認,雖然在勇武方面,眼前這位老父親已遠遠不如他,但是在看清局勢方面,田武自忖自己還是不如父親看得周全、看得透徹。
在幾近考慮之後,田武最終還是點頭同意了。
次日,齊將田武率領三萬軍隊趕赴東海郡。
待等田武率軍抵達東海郡郯城時,楚國的壽陵君景雲、邸陽君熊瀝,正對郯城展開一場已持續了整整三日的攻城戰。
原來,在前一陣子的騷擾戰術施行之後,楚將羊佑每日觀察郯城城上齊軍的神態,見那些齊軍由於連日作戰、且晚上又得不到充分的睡眠,異常疲憊,遂請示壽陵君景雲對郯城發動全面進攻。
壽陵君景雲當然相信大將羊佑的判斷,遂邀請邸陽君熊瀝,二人竭盡麾下的軍隊,對郯城展開了進攻,幾乎是將郯城城內的齊軍逼到了絕路。
在艱難地又一次將楚軍暫時擊退後,東萊軍主將鄒忌忍不住對東海軍主將紀宓抱怨道:“若你聽我所言,早早撤退,你我何以淪落至此?”
紀宓苦笑不語。
作為東海郡的駐守將領,他豈能在楚軍大舉進攻的情況下,懼戰後撤,使守備空虛的琅琊郡、北海郡暴露在楚軍的眼皮底下?
想了想,他歉意地對鄒忌說道:“連累鄒將軍,紀某感到萬分歉意,若此戰之後你我僥倖未死,紀某一定置辦酒席,為鄒忌將軍賠罪。”
他這話一說,鄒忌反而感到不好意思起來。
說到底,他們二人只是在戰術上有所分歧:紀宓認為,他身為齊國將領,當寸步不讓地固守每一寸國土,迎擊楚軍於國門之外;而鄒忌則認為,在他東海軍、東萊軍兩支軍隊皆已被楚軍重挫了士氣的情況下,應當先戰略後撤,重整士氣,這樣才有反敗為勝的機會,倘若拘泥於一城一地的得失,只會讓他們被楚軍牽著鼻子走,毫無勝利的可能。
事實證明,鄒忌的判斷非常準確,倘若前一陣子紀宓聽取了他的建議,那麼,縱使郯城被楚軍攻陷,但東海軍、東萊軍卻能保留大部分兵力,在重整士氣後,伺機而動,未嘗不會成為楚軍的威脅。
遺憾的是,紀宓並沒有聽取鄒忌的建議,以至於他東海軍、東萊軍兩支軍隊,被牽制在郯城,日復一日地遭到楚軍無休止的進攻與騷擾,士卒們因此精力憔悴、士氣低迷,哪裡還有什麼反敗為勝的可能?
可事到如今,再說這些也無濟於事了。
“報!兩位將軍,楚軍再度攻城了!”
一名急匆匆趕來的傳令兵,打斷了紀宓與鄒忌二人的對話。
在無奈地看了一眼紀宓後,紀宓故作惡狠狠地說道:“記住你的話,若僥倖活過此戰,你欠我一頓酒席!”
“應當應當。”紀宓笑著點頭,只是他的笑容有些苦澀。
其實紀宓、鄒忌二人彼此都明白,無論是他們麾下的兵卒還是這座坦誠,都已經堅持不了多久了,若從臨淄派來的援軍來不及抵達,那麼,他們身為將領,恐怕就只有戰事沙場這一個結局。
然而出乎紀宓與鄒忌二人意料的是,在這場攻城戰最關鍵的時候,在郯城即將被楚軍攻陷的時候,城北並未迎來來自臨淄的援軍,但是,卻有一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