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零三六章 我打電話叫個人,懶神附體內,君不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當宇航員其實並不是太過危險的職業,因為可能會犯錯誤的人,都已經在漫長的道路上被淘汰了,能夠成為宇航員的人,都是最優秀最強大的那群人。
但他們畢竟是凡人,凡人是無法征服“機率”這種事的,這世界上畢竟有太多的不確定性。
人類的航天史,在璀璨光輝之外,還有著無盡的犧牲與失意。
自載人航天活動開展至今,共有22名航天員在航天過程中失去生命,其中美國16人,前蘇聯5人,以色列1人。
此外,還曾經有很多動物為了人類的航天史而獻出了生命。
1957年,被註定不會被回收的衛星發射到宇宙中的太空狗萊卡成為第一個孤獨地在宇宙中死去的地球生物。
1959年,火箭回收落地撞擊重傷的獼猴艾步爾,在回到家之後幾小時內死亡。
等等等等……
這是犧牲,犧牲性命。
而除此之外,還有無盡的失意。
和第一個登上月球的阿姆斯特朗相比,第二個登上月球的奧爾德林是失意的。
和第二個登上月球的奧爾德林相比,與月球近在咫尺卻不能在上面行走的柯林斯是失意的。
和飛到月球的柯林斯相比,阿波羅11號的另外三名替補成員是失意的。
而和這些連替補都沒能進入的人相比,無數在茫茫多的過程中淘汰的人是更失意的。
他們並不是不優秀,只是遇到了更優秀,或者更幸運的人。
他們或許付出了更多的艱辛努力,但這個世界並不以努力論成敗。
劉群,就是這樣一個付出了艱辛努力的人。
自從他年幼時,就曾經立志要成為一名航天員,要飛向太空,甚至登上月球。
為此,他嚴格規劃自己的人生,付出了無盡的努力,成為了一名飛行員,並被順利選入了航天員訓練隊伍裡。
從七八歲到三十多歲,二十多年的時光,都在為一個目標而努力著。
突然之間,一切煙消雲散,灰飛煙滅。
可以說,每一個成為宇航員的人,都有著可以為航天事業犧牲自己一切的毅力與決心。
即便是犧牲性命。
但他們最怕的,不是犧牲,而是連犧牲的機會都沒有。
打斷一個人的脊樑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打垮了一個人的精神。
現在的劉群,整個人都已經垮了。
太空哥扛著劉群,怔怔站在那裡,不知道說什麼好。
陳浩聰他們準備登月,而且看起來把握很大的樣子,太空哥也為他們高興。
中航的工程師們不會被裁員,他們的職業發展或許會迎來第二春,這也是皆大歡喜。
但在這一切的歡欣之後,依然有人傷心失落。
此時此刻,失落的又何止是劉群一個,只是能讓太空哥遇到的,就只有一個劉群而已。
正在太空哥為劉群的失意不知所措時,店外面又走來一個人,道:“可算是趕上了,太空哥,給我來一百串羊肉串……”
“呦,是衛哥!”看到這個人,太空哥忙招呼道:“你怎麼來了?”
“這不聰聰他們忙了一陣子,餓了想要吃太空哥的烤串嘛!”來的正是衛嶸,這段時間南冥幾乎不用車,所以衛嶸一直跟著陳浩聰,幫他跑東跑西。
“陳總他們不是在東濱準備登月嗎?”太空哥茫然又錯亂地伸手一指電視,電視上還在採訪陸茸茸呢,陸茸茸正侃侃而談,說著自己和中航天的合作:“熊孩子科技和中航天的這次合作可以說是強強聯合,此外我們還打算在這次航天大會中選擇一些單位和專家合作,大家可以踴躍報名,具體資格稽核,將會由這次航天大會的組委會選出……”
太空哥狐疑地問衛嶸:“衛哥你怎麼來的?”
“開車來的。”
“這麼大幾千公里開車來?”太空哥納悶之極。
呃,衛嶸突然發現自己說錯了話,連忙顧左右而言他:“哈哈你這電視真大啊,啊,這誰啊,在這裡喝醉了,這可麻煩。”
電視上,陸茸茸還在接受採訪:“唔,對了,我們聽取了大家的建議,決定引入一名專業的飛行員作為此次登月飛船的駕駛員,沒錯,就是機甲神兵小板凳1號的駕駛員陳勇……大家有什麼問題可以提問他。”
說完這句,陸茸茸又轉身問道:“勇叔,你問問衛叔到了沒,看看這個點太空哥還剩下什麼,我快餓死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