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站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3部分,重生之農家絕戶丫,公主站記,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還把山溝裡扯回來的折耳根撒了鹽涼拌,吃起來清清爽爽的。
“郝通啊!”吃飯了,郝芬又開始訓話了。
“什麼事,大姐?”郝通剛喝了帶稀飯,聽到指名點姓的叫自己,連忙停下碗筷問。
“爹不在了,往後,我和小芳回孃家,就走你們兄弟家了。我的意思是,不管稀飯乾飯,兄弟間還是該團結,大傢伙著一起煮頓飯來吃,也甭管誰吃虧誰佔了便宜!”郝芬嘆了口氣道:“一輩親二輩表,我們是親親的兄弟姐妹,也只有這一世的情誼,這樣的親情都是幾輩子修來的福份。不說別的,單是我們這一代人,總得走得熱絡些,下一輩人能不能長久的往來就不得而知了。”
“是,大姐!”確實也是這樣的。兄弟姐妹之間情誼要不多走動就不親熱了。
郝芳低著頭沒有開口。
孃家有哥哥三人,以前娘在世時就常戲說自己的小芳是有福氣的人,有這麼多哥哥,往後出了門子要受欺負了,三個哥哥給找上門去,讓男方吃不了篼著走。如今,爹孃不在了,自己在趙家過得也好,並不受欺負,反而受著尊重和喜愛。倒是三個哥哥之間,越發疏離。
大姐口口聲聲說兄弟姐妹要團結,要熱熱鬧鬧的一起吃飯。他們怎麼就提都不提一下三哥呢。
這個家,曾經也是三哥的家迫於無奈變賣了唯一的一間半屋子,卻並沒有賣掉親情啊。可是,三哥卻被他們無形之中排開了。都不知道,大姐眼中的親情是不是隻有兄弟姐妺四人的情誼,故意將三哥遺忘?都說一碗水要端平,既然要做老大,要有老大的權威,就該把三哥也叫到一起啊。
有著同樣想法的還有趙家忠。
詩書禮儀讀得多,越發覺得舅舅家的兄弟親情太淡漠。作為趙家長孫,趙家忠想著,有朝一日自己當家做主了,一定要將家敏照顧得好好的,絕不這麼排外。看看今天,明說是中秋節,是一家子團在一起的歡慶日子,而三舅他們呢。之前聽人說三舅披著蓑衣還在月牙田捆穀草,三舅娘和然妹妹則在山洞裡盼著三舅回家吃午飯。這樣的場景,想想都讓人覺得難過。
不難過,我不難過!
郝用雖然頭上戴著草帽,身上披著蓑衣,但依然感覺眼睛睜不開,有些淚眼朦朧。是雨水還是汗水?遠遠的,看著大姐么妹帶著孩子到黃桷樹老屋過節去了,而自己還一身泥一身水的在田裡捆著穀草,再一個個的拉到田坎上立起。
他不是為自己幹活累而難過。難過的是,大姐和大哥他們,為什麼對自己總是那麼另眼相看。
這個世界上,最疼自己的爹孃都走了,有著血緣親情的姐姐和哥哥們卻把自己拋棄在外了。郝用越想心裡越酸澀。有時候都想,幸好將這一間半屋子賣了搬山上了,要不然,看他們姐弟情深,自己還要在一旁聽點冷嘲熱諷,他會不會更煩躁不安呢。
唉,想這麼多幹嘛。早點把穀草捆完回山上吃飯才是正經!
就算他們都把自己遺忘了,孩她娘還記得每天給自己烙麥餅,好吃的總要給自己。還有自己的乖女兒,聰明能幹又懂事!有了她們,自己的日子再苦也是甜的,再累也值得。
郝用就這樣邊幹活邊想著心事。
胡招娣和李杏花則是邊吃著飯邊聽著郝芬在那兒說著大道理。一群孩子吃了飯沒精打彩的立在堂屋。
“娘,我去學堂了!”郝音丟下碗筷就跑了。
“娘,我也去學堂了!”趙家忠看了一眼大姨和舅舅們,他們這一桌的氣氣氛不太愉快。也是,先生常說食不言寢不語,任誰吃飯時有人像蒼蠅一般嗡嗡的叫著自己也吃不下飯。
“好!”李杏花和郝芳同時應道。
“杏花呀!”郝芬像是沒什麼話題可說了,又逮著李杏花開炮:“這音兒今年也有十二了吧,過兩年就要出門子了。整日裡跟著上什麼學堂,好好的在家跟你學學做家務,做女紅才是正經吧。”
要你管!李杏花心裡嘀咕了一句,臉上卻笑得如一朵花。
“大姐呀,你不知道,我小時候就羨慕那些能上學堂的男孩子,心想自己要上了學堂準能考個女狀無。結果,沒那機會。如今,大伯辦了好事,讓族中的人想去上的都可以上。偏偏,咱郝家的兒子們都是幹活的料,誰也不是做學問的人。而音兒呢,這個半途上學堂的孩子卻喜歡上。我想呀,就算再苦再累也得上她上幾年,上到出門子也不錯!”李杏花瞄了一眼男人,心想你要是敢揭我的底,我就給你沒完:“這女人一輩子也苦。在家聽父母的,出門聽夫君的,有了兒子還得聽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