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百七十五章 父與子與女,無限之巫師的旅途,陶穆,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呂端的心裡究竟是怎麼想的,李斯迪可不知道,他滔滔不絕的介紹著當年西遷路上的歷史。呂端在一旁默默聽著,他不想在聽下去,但是一時之間也不知該如何打斷。直至李斯迪身邊的侍從提醒他時,他才從滔滔不絕的‘故事’裡回神。看向一旁的呂端,李斯迪不好意思的笑著,“抱歉,耽誤了您這許多的時間,還請貴使隨我來。”

呂端客氣的回了一句,便跟著李斯迪朝皇宮一處偏殿走去。

進了偏殿之中,李斯迪招待呂端坐下,他坐下後開始打量這偏殿裡的一切,見這宮殿內部處處是‘雕樑畫棟’金碧輝煌,各種大型的穹頂壁畫,繪滿了整個大殿,而且各種浮雕以及裝飾,呂端細細看去,竟然都是以金汁以及金飾進行裝飾。如此奢華,是呂端咂舌不已,心中暗暗為唐人的財富而驚訝。更何況,他一路走一路看,可不單單是一處富裕,而是處處富裕。無論是各個城市,還是各地的鄉村,家家戶戶殷實無比,畜棚內豢養的牲畜之多,令呂端看了都無比的動容。

沒過多久,就有侍從端來茶水以及做工精緻的點心,對那些糕點呂端並未去動,而是端起精緻的杯盞喝了一口熱茶。

沒過多久,去而復返的李斯迪再度走進偏殿,向他說:“尊使,陛下召見。”呂端聽後,放下手中的茶盞,起身整理好衣冠,他出訪外國代表的是一國的臉面,可不敢讓自己衣容不整而令唐人君臣輕視。換句話說,個人榮辱是小,辱國是大。當他一切整理好後,向李斯迪示意,“勞煩帶路!”後者親眼看見他整理衣冠,眼中帶著滿意與讚許,“難怪我國曆史記載,中國乃禮儀之邦,今日可算是見識到了。”

呂端聽後,眼中帶著傲然,身上穿著袍服,頭上戴著帽冠,頷下三縷灰白色澤的鬍鬚垂下,雖然他已到了知天命之年,姿態與容貌略顯蒼老,但是在一身袍服的襯托下,依舊顯得儀態非凡。

之後,呂端便在李斯迪的帶領下,向著主殿牡丹宮走去。那裡,不僅是唐人君臣商議國事,頒佈政令的大殿,也是招待外賓的地方。等到了牡丹宮,呂端才明白這殿宇為何叫牡丹,實在是因牡丹花而得名。殿宇的浮雕裝飾,全是牡丹,就連這殿宇的四周也栽種著牡丹花。對於這產自華夏的花中之王,因何到了萬里之外,呂端不得而知,不過能見到令他熟悉的花,也足以緩解呂端思鄉之情。

在李斯迪的引領下,呂端走進牡丹宮,進入宮門便一眼看見,左右兩側站立的唐人群臣。他們的袍服樣式與中原略微相同,僅是在一些細節上有所不同。峨冠大袖,器宇不凡,呂端還發現這些站立的群臣之中,不僅有漢家面孔,還有一些夷民面孔。

而最上首那張金燦燦的王座上,正坐著一位年輕人,呂端望去,只能隱約看見他容貌很年輕,具體樣貌如何並不能看清。除此以外,最令呂端心中震撼的是,對方那一雙金燦燦如同黃金一樣的雙眼。如此帝王異象,呂端生平未見。

他壓下心中的好奇心,上前幾步,作揖而拜,“大宋訪唐使臣呂端,拜見國王陛下!”

那年輕的國王,則是微微託手,笑道,“孤年少時,曾在父王口中以及祖父手札裡看見我唐民故土記載之事,今日遠隔萬里海陸之遙,能夠再度見到故土親人,心中無比高興。在此,孤首先祝賀中華再度一統,另希望貴我兩國,親如兄弟,千萬不要彼此生出嫌隙才是。”

呂端作揖的身子,被一股看不見的柔和力道托起,這令他心中無比震驚。聽聞唐人國主的話後,呂端回答,“我大宋君臣能夠在萬里之外,還有一親族之國相襯,是無比的幸事。盛唐安西之民,數百載後能夠再度自由立國,我大宋當初知道後,心中也是無比高興。承如國王陛下之言,外臣在此預祝,貴我兩國能夠如同昔日的秦晉二國一般,親密無間。”

“哦?秦晉之好?”年輕的國主笑了,“聽貴使之言,莫非宋國願遠嫁公主來此,與我國結親?”

呂端其實只是比個例子,未曾想這萬里唐國的君主,竟然知道中華歷史上的秦晉之好。如今話已出口,在者聽這國土的意思,似乎是想要與他們大宋結親,如此一來,大宋必然嫁女來此。這可是來之前,未曾吩咐的,他也只是隨口一說。又如何能為官家挑選夫婿?因此,呂端只能推諉,“陛下說笑了,兩國結親一事,事關重大,外臣無法做主。若陛下有意,應當按照我中華習俗,派人往我大宋求親。”

“呵呵,這事容後再談吧!”

呂端聽後,心中鬆了一口氣,隨後他從袖中取出國書與禮單,自有侍從接過他手上的國書與禮單遞交君王,呂端他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寶寶王者之路

失眠的鯉魚

異界龍庭

莫言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