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筆老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2章 穿破大清13,穿越大混戰,牛筆老道,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雖然使用的是7.92x57毫米毛瑟子彈,但么雞向德國買點就行,花不了多少錢。

順便讓漢斯們老家的工廠製造一批使用7.62毫米R彈版本的FN–d輕機槍。

原版二十發的彈匣有點少,大菠蘿的設計師可以將其改成三十發的款型,這很容易。

么雞有心把輕武器的子彈口徑都變成7.92毫米的S彈,步槍自然也換成毛瑟系列。

不過轉念又一想,大菠蘿那邊製造的八十年代版“莫辛-納甘”雖然引數指標與二戰前的一樣,但質量絕對會好得多。

那就完全沒必要用毛瑟步槍了,再說以後要是量產使用R彈的pKm機槍,豈不是要再改回來?

只要在甲午這邊的彈藥口徑與聯盟時空一致,自己隨時可以得到大菠蘿的鼎力供給。

所以還是一步到位好得多,免得兵工廠還要為了這點屁事,翻來覆去地折騰。

通用機槍選擇“勃朗寧”-1919A4,重機槍自然是一直用到後世,經久不衰的12.7毫米“勃朗寧”m2式。

1919A4使用的是7.62x63毫米尖彈,要改成用口徑的R彈版本。

眼下沒有這些“外來物種”,為了彌補火力空白期,么雞就直接向德國定一堆原版“馬克沁”,算作應急之需好了。

能吐彈丸的東西里,鬼子的89式擲彈筒很給力,全炮重2.7僅公斤,有效射程卻高達500米。

不但重量很輕、襙作簡單、攜帶方便,而且可以極大地增強班一級的戰鬥單位的火力輸出。

副將大人將十隻金漢斯編成一個步兵班,每班正副班長,及另外兩名戰士,裝備“索米”衝鋒槍。

一名大壯配備FN-d型輕機槍,副射手與另外五人的主武器均為“莫辛-納甘”。

每排編有三十七人,含一個由四隻牲口組成擲彈筒小組,攜彈二十四枚。

全連140人,下轄三個排,另配有兩個四人火力組,裝備一門60毫米迫擊炮和一挺12.7毫米重機槍。

迫擊炮的仿製目標便是華夏31式60毫米型,原型便是大名鼎鼎的布蘭德1935年式。

全炮質量19公斤,最大射速30發/每分,射程超過1400米。

搞不到實物的話,那就乾脆仿製法國原型,或者同口徑的美國m-2迫擊炮。

“早知道去京城那次,把旁邊的軍事某博物館裡的東西都順走好了!”二貨青年還有些後悔

作為本地的最高指揮官,么雞沒有給步兵連級單位裝備太多重武器,他們全靠人背肩扛,東西多了都是累贅和負擔。

只要彈藥充足,一門60毫米迫擊炮、一挺12.7毫米m2重機槍、三具擲彈筒、九挺FN-d輕機槍足以壓制敵人的進攻了。

到了營級單位,火力就得到了極大的加強,無論是美系、法系、蘇系的80口徑迫擊炮,威力都十分強悍。

口徑越大,蘇系標誌性產品就越多。

法國97式75毫米野戰炮,即著名的75小姐,射程不過8.5公里。

日本41式75毫米山炮,最大射程才6300米,同口徑的94式也才8300米。

而蘇聯38型76毫米山炮的最大射程超過十公里,射速更是達到12-15發/分,總重785公斤,可拆卸由牲畜拖運。

聯盟製造的39型76毫米加農炮,最大射程達到13公里,儘管誕生的時間有點晚,也好歹也算生出來了……

日本可與之匹敵的是九零式75毫米野炮,射程接近14公里,但是重量卻有1.6噸!

雖然日本貨效能稍差,可要是將實物賣給德國人的話,他們也會很開心。

當年慈父的部隊在東北繳獲的戰利品,應該還有一小部分儲存下來,哪怕是為了展覽的需要!

如果有需要的話,口徑更大的m30,即蘇系38型122毫米榴彈炮也可以裝備上。

每個步兵營編制暫定為700人,下轄三個步兵連、兩個炮兵排(70人,一排4門80迫擊炮,一排4門76山炮)、一個機槍排(30人,6挺m2重機槍)、一個補給連(100人),一個偵察排(30人)、一個炊事排(30人),及營部(20人)。

在么雞的作戰單位裡,團這種東西不上不下,基本可以忽略不計了。

要是一個步兵旅編有四個步兵營,那就沒必要再設兩個團長來管理了,顯得多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大混戰

牛筆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