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長安書市風雲
大雨天天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2章 長安書市風雲,回到大唐,我李泰不想當皇帝!,大雨天天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從登州回來渭南後,李泰現在生活很有規律。 每天上午在書院給學子們上課兩課時,或者物理或者化學。 現在學院教席團隊強大,李泰把王府學堂物理和化學啟蒙知識教學,讓墨家幾位學者前來授課。 學院現在運轉井然有序,李泰看了很是高興。 書院有姚思廉、陳敬元、秦嶺三隱坐鎮,還有魏哲操持,李泰很是放心。 陳敬元是劍南道文壇領袖,在長安來渭南的路上時與李泰有過一番暢談。 秦嶺三隱早年間名氣極大,只是後來不堪天下紛擾,歸於田園隱居,在姚思廉的邀請下重新出山。 三個老人在儒學、金石、雕刻、繪畫、書法等方面都有相當大的成就,只是歲數有些大了,他們上課雖然不多,但很受學子們歡迎。 小芹現在太忙了,秋茶還在陸續上市,需要組織人員炒製出來。 回到王府書房,李泰給自己泡上一杯茶,坐在書房裡,慢慢理清思路,首批書要印刷哪些書出來? 再次召集程處默、尉遲寶琳、秦懷道等五人過來,嗯,把李承乾也請了過來,言明是書籍生意,還是老規矩,每家一股,入股資金會從各項生意中扣減。 尉遲寶琳聽了最為高興,也許是受了他老爹年少失學的影響,對書籍價格早就不滿,說道: “青雀,早就該拿出來,放手大幹了,至少要把市面上高昂的價格降下來,看看現在平民學子,有幾個人能買得起書的。” 讓李承乾參與進來,並不需要他做什麼,他只需要看看朝中山東世家的反應,及時把訊息傳遞出來就可以了。 其他幾家則要保護好書店,估計山東世家會進行反撲,嚴防不良人騷擾。 僅僅一旬後,長安長興坊便有一家叫博學書店的新書店開張,書店是李泰剛盤下來的。第一天開張便放上上萬本書籍,價格一律以市面價格半價售賣。 《爾雅》《論語》《孝經》是啟蒙讀物,市面價要五貫,博學書店直接兩貫售賣。 《三字經》《弟子規》字數少,兩本合在一起,一貫。 《詩經》市面價十五貫,博學書店直接七貫售賣。 其他的諸如《尚書》《禮記》《周禮》以前要十幾貫或幾十貫,現在價格通通腰斬。 《長安快聞》也在跟進,重點介紹了博學書店兩大特點,一是書多,二是價格便宜。 現在《長安快聞》發行量達十萬以上,在長安及周邊有著巨大的影響力。 每天都有在上面刊登廣告的商家,從開始的一個兩個,到現在每天接數十個廣告,但被李泰限制廣告數量,現在刊登需要預約才行,席文等人已提出改為一日一刊發行的要求了。 一位年輕學子看了《長安快聞》上的訊息後,頗為驚奇,半信半疑地跑到長興坊。 到了書店,一問果然如此,拿過書籍看了一下,紙質光滑、堅韌、厚實,排版均勻,文字無誤,年輕學子掏空身上所有,把自己平時買不起的《尚書》給買了下來。 接著便看到幾名學子過來,打了個招呼:“伯顏兄,可是來買書的?” “嗯,這裡真有半價書在賣,不會是破損的書吧。” “不不,是新書。”說著拿出自己剛買的《尚書》給眾人看了一眼,眾人一看,便往店裡走,惟恐去晚了,書一旦售賣完,自己到時去那裡哭。 學子們都有著自己的交流圈子,一人買到後,便在奔走相告,大家平時都不富裕,能有機會買半價書,這個一定要抓住。 只是半日,長安書市上,啟蒙書籍、科考書籍和一批重要的儒家經典價格便是紛紛腰斬。 但很快便有個中年人過來書店,直接大批次購買,書店有多少,他們買多少,直接買乾淨。 書店掌櫃笑眯眯地清點了一下書店裡的書籍,還有八萬一千五百多貫的書籍,直接給這人抹了零,八萬一千貫便即成交。 訊息得到有些晚,此時方才趕來的學子們聽說書籍已售賣完,頓時如遭雷擊,禁不住便要鬧騰起來。 掌櫃信誓旦旦地說了,明天還會有,而且書籍更多,價格還是一樣,還讓眾人寫明要購買的書籍和數量,明日會交付給眾人,眾人方才散去。 個別學子猶不放心,直言要睡在此間,同伴拉著便走,長安可是有宵禁的,淨街鼓起,便要往家趕,鼓聲停還有人在街面遊蕩的,便會被巡街武侯們捉起來。 到時一頓板子少不了。 還是等明日早早過來。 李泰也接到長安書店傳來的訊息。 嗯,如預想中的一樣,世家出手了,出手便是大手筆,直接把書籍買光,看你這半價書能有多少? 李泰毫不擔心,現在印刷作坊全力運轉,裡面都是當時隨李泰來渭南的工匠,每天印刷的書籍驚人,讓那些世家買,看看他們能不能買光。 第二日一早,果然書店一開張,外面便是人頭攢動的學子們,眾人進了書店,翻閱起自己需要的書籍,確認無誤,馬上買走。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