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下哭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十六章,瘋子門神之花大蟲,樹下哭鬼,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費蘭克·蘇是誰?
李雷在社交媒體上喊出這個名字,並表示這個人就是他目前不太願意加入英格蘭國家隊的理由後,這個明顯帶著亞裔氣息的名字就立馬成為了全英格蘭關注的焦點。
不管是普通民眾,還是媒體記者都從中聞到了大新聞的味道。
在如今這網際網路資訊時代,沒有任何非國家機密資訊是可以隱藏得住的。
在各大媒體報紙紛紛開始深挖這位費蘭克·蘇的資訊時,英國《衛報》從中脫穎而出,領先所有同行率先發布了有關費蘭克·蘇的詳細報道。
當然了,在這其中要說門德斯沒發揮點作用,沒有點貓膩也是不可能的,畢竟論起人脈和資訊收集能力,《衛報》在英格蘭眾多同行當中可算不上是多出色。
但,不管怎麼樣,這篇報道的效果卻是實打實的。在這之後,整個英格蘭都被徹底震動了!
不僅僅是足壇,甚至連政經界也受到了震動。
在如今這個時候,或許並不是所有英格蘭都對費蘭克·蘇這個名字一無所知,一些經歷過二戰的英格蘭老人應該對其還有印象才對,但對於絕大部分英格蘭球迷來說這還是陌生的名字。
他們從來不知道原來在英格蘭國家隊的歷史上還出現過這樣一位堪稱傳奇的英格蘭國腳,費蘭克蘇既是英格蘭國家隊的第一位有色人種國家,更是迄今為止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華裔英格蘭國腳。
關於其生平的詳細資訊,《衛報》的報道中作了詳實的介紹。
“費蘭克·蘇1914年生於英國巴克斯頓,父親是中國人。他是迄今為止唯一的華裔球員,在英格蘭國家隊期間,曾為該隊9次出場。
蘇從小就開始了足球之路,16歲至26歲,他代表斯托克城出戰了173場聯賽。1945年,他又追隨馬特爾以5000英鎊的轉會費去了盧頓俱樂部,兩年時間出場78次。
1945年2月,在維拉公園與蘇格蘭一戰中,蘇和另兩位隊友幫助英格蘭隊3比2擊敗鄰邦隊。
退役後,蘇跑到義大利執教帕多瓦俱樂部,隨後的執教生涯輾轉到了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丹麥、挪威和瑞典等俱樂部都曾留下他的身影。
最後,在1991年1月29日,費蘭克·蘇在利物浦逝世,享年77歲。......”
這些詳細的生平經歷吸引了絕大多數英格蘭球迷的注意,他們都不得不承認費蘭克·蘇的職業生涯或許無法和足壇上那些偉大傳奇巨星們的相提並論,但考慮到他所處的那個時代的特殊時代背景,身為一位華裔的他能做到這個地步已經是堪稱傳奇以及偉大。
不過,在這篇報道中最吸引人球的,或者說最具有爆點的卻並不是這個內容,而是在這篇報道結尾處的幾句簡單而震撼人心的話:“蘇無疑是一位足球傳奇,但令人遺憾的是,作為曾經英格蘭國腳的他的歷史地位卻不知為什麼,一直不被英足總承認著。我們在不得不承認這實在是件糟糕事情的同時,也不得不質疑這一切是否是英足總中的種族歧視力量在發揮作用。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曼聯華裔門將雷·李在近段時間對他進英格蘭國家隊一事的表態就絕對可以被理解了。畢竟,沒有人回想跟費蘭克·蘇一樣在不被承認中死去!”
在這句話中,僅僅是“英足總”、“種族歧視”、“不被承認”這三個詞眼就足以讓所有嗅覺靈敏的媒體們瘋狂了!
這是什麼?!這不就是公開的種族歧視醜聞嗎?!!
英足總雖然並不是英格蘭官方的機構,只能算是個民間自發組織的機構,但鑑於足球在英格蘭國內遠超一切的影響力和吸引力,其爆出種族歧視醜聞後的影響力就絕不會僅僅止於民間了。
類似於“英格蘭人公開的種族歧視”這樣的新聞雖然是在給英格蘭整個國家和人民抹黑,但英格蘭的媒體們可不會在乎這一點。
這種註定會大賣,並且可以炒作一整個月都可以的超級熱點新聞,不讓他們報道、討論,簡直比殺了他們還難!
畢竟是斷人財路猶如殺人父母,這對他們而言可不就是一條通往康莊大道的前途光明的財路。
於是乎,此前有關李雷是否該進英格蘭國家隊的新聞和報道一下子統統消失了,所有新聞報道的重點都集中到了費蘭克·蘇這位前英格蘭華裔國腳和英足總身上。
就這樣,原本團團圍繞著李雷的輿論漩渦就這樣被一個名字給輕而易舉地化解了。
雖然就算是這樣,作為事件主人公之一的李雷仍然少不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