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結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2部分,庶難從命,這就是結局,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想要去看的話,就讓她去看看,畢竟……這是最後一面了。”
大太太道:“媳婦明白。”
“人死了,以前不論有什麼事都揭過去了。”陶老太太嘆口氣,“最近府裡事多,你要仔細著點。”
陶老太太想到淑華的事,“義承侯府那邊有沒有差人來問?”
大太太道:“昨天就來問過一次,今天又來一次。”
陶老太太道:“不管大丫頭什麼情況,都不能瞞著侯府。淑華有沒有再問起那件事?”
大太太搖搖頭,“沒有,我勸了勸她,讓她別聽那些閒話,淑華雖然表面上不說了,心裡不知道是怎麼想的,我瞧著……”大太太眼淚流下來,“這可怎麼辦?”淑華這個樣子,她是真的傷了心。
陶老太太嘆口氣,壓著心裡的情緒,“現在這個地步哭有什麼用,只能想辦法,尋人四處打聽看看有沒有治這病的名醫,義承侯府那邊最好去一趟,淑華身子稍稍好,就要妥當地送回侯府去。”
大太太哭出聲來,“這個樣子,怎好再離開我眼前,真是要了我的命。”
陶老太太沉下臉,“那能怎麼辦?淑華是已經嫁了人的,不回到婆家難道將來……”話到嘴邊,誰也不忍心說出來。
大太太道:“您是不知道,現在我這個心……”
陶老太太嘆口氣,“我如何不知道?只是後面的事還需要你去安排,在這個時候淑華都靠著你,你不能亂了。”
大太太點點頭,用手帕擦乾眼淚,“我是知道的,可是……大姑爺那邊,以前的打算全都不作數了,淑華醒來就說,絕不肯讓容華進門。”
陶老太太道:“我看這事就放一放,淑華養病要緊。以前是怕淑華地位不穩,想著將她一個妹妹嫁過去幫幫她,現在卻顧不得這些了。”
大太太張了張嘴,“老爺的意思是絕不能丟了這門親事。讓我要早做安排。可我現在心裡亂作一團,沒有了主意。”
這話是什麼意思?不管女兒如何都要延續兩姓之好?陶老太太沉下臉來,淑華親事定下來之前有一天晚上老大心事重重地來找她,她問他是不是有事,老大卻支支吾吾不肯說清楚,只與她提起,有個欽天監的西人,推薦了一個什麼煉丹的道士,宮裡放出訊息來,說聖上服用了那道士煉出來的金石丹藥,似是出了問題。她見老大坐立不安的樣子,就問他,那道士與他有沒有關係。老大雖然矢口否認。她卻如何也不能放下心來,連忙找人四處打聽。這樣膽戰心驚地過了幾日,上面沒有查此事,老大家的五丫頭卻在這時候不清不楚地沒了,老大又和趙家匆匆定了婚事。兩家聯姻之後,趙家恢復了爵位,老大也擢升為正五品戶部浙江司郎中。她就想起那句話: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依。
陶老太太道:“這事我卻管不得了,你和老大好好商議,我們家的小姐適齡的小姐雖多,卻不一定能讓你們事事滿意。”
大太太臉上立即露出尷尬的表情來。
陶老太太看了一眼媳婦,接著說:“四姨娘身邊的柳兒,二丫頭身邊的初曉,年紀都不小了,我尋摸著給她們倆說兩門親嫁出去。”
大太太知道老太太陪嫁莊子上有幾家是老太太的親信,進了這幾家就像是被老太太握在手心裡,連忙道:“有老太太做主,那是她們修來的福氣。”
陳媽媽從外面進來道:“義承侯府遣了郎中和畫師過來。蔡夫人還說,晚一會兒會過來看大小姐。”
陶老太太不知道里面的緣由,“畫師?”
大太太忙解釋,“義承侯夫人說容華長得與弘化公主有幾分的相像,要畫弘化公主的畫像送進宮去給貴妃娘娘,讓容華幫個忙做個比對。”
陶老太太聽了眉頭一皺,“要說弘化公主,她蔡家的姑娘不是會更像,怎麼倒拿我家的姑娘做比對來了。”
大太太道:“蔡夫人只說是容華更像一些,弘化公主素有賢名在外,對容華也不是壞事。”
陶老太太這才點了點頭。
陳媽媽連忙讓人將郎中領去大小姐院子裡,畫師請去八小姐那邊。
大太太知道侯府遣來的定不是尋常郎中,進屋一看果然是上次給瑤華診過脈的御醫。
淑華在侯府裡面,是少不了找御醫來看的。可大太太心裡還是對這御醫抱了希望。
等到御醫看完脈急忙去問,卻跟請回來的郎中說的無不相同,當下心就冷了,等御醫開了方子,讓人取來玩物一併奉上,御醫收了,大太太才道:“我家大姐這病,先生不妨和我說個實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