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道江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一章 墊腳石,血色大宋,劍道江湖,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干休那是肯定的,就眼前的東平府,那梁山的探子想來也不會少,李逵他們在咱們的手上,必會想方設法前來營救。”

田小倩若有所思,好半晌才問道:“其實有個問題,我一直想不明白,既然童貫在宋江的手上,為何宋江不拿童貫來換?”

這個問題田小倩在李家道口的時候問過秦昊,只是秦昊的回答有些模糊,模糊到現在都想不明白,要知道現在的秦昊,是直接對趙良嗣負責的。

而那個趙良嗣,原名叫馬植,是童貫使遼時,毛遂自薦,提出扶持女真,共同抗遼的平燕策,童貫深感其才華,故將他帶離遼國,改名李良嗣,養在自己的府中。

後來的局勢也如馬植所料,完顏阿骨打在會寧起兵,並在寧江州大敗遼軍,童貫見時機成熟,便趁機向皇帝趙佶推薦馬植。

一直對幽州有著變態追求的大宋朝臣,在接到平燕策時的震驚,絕對不亞於當時劉備初見諸葛亮時,諸葛亮所提出的隆中對。

因此,趙佶想都沒想,便對馬植加以重用,並賜姓為趙,是為趙良嗣,並派同為燕地歸來的王師中任登州知府,從此拉開聯金抗遼的序幕。

可以說到目前為止,趙良嗣都算得上是童貫的家臣,因此,拿童貫來交換李逵武松等人,秦昊還真的沒有不答應的理由。

秦昊笑笑,沒有回答田小倩的問題,回答田小倩問題的是馬擴,手執酒杯,沉吟著道:

“別看宋江滿嘴的仁義道德,但骨子裡比誰都賊,自打他上得梁山,便一直在尋求朝廷的招安。李逵也好,武松也罷,甚至整個梁山的眾嘍囉,都不過是他登高的墊腳石。”

一將功成萬骨枯,田小倩總算明白宋江的用意,對宋江來說,招安才是最重要的,能不能成功被招安,童貫已經成為他手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籌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有一百種方式弄死書記

筆下槐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