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道江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四十六章 棺材鋪,帶著槍炮去大宋,劍道江湖,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中國人做事總講究師出有名,就算做壞事也得找個冠冕堂皇的藉口。
雖然上至官家下至權臣都有意廢掉太子趙桓而改立趙楷,但一直找不到下手的藉口,這並不是說趙桓做得有多好,而是他什麼都不做。
做多錯多,不做不錯,大到公司小到家庭,捱罵最多的永遠是那個做事最多的人,不得不說,趙桓在這點上很聰明。
當然,趙桓能穩穩地坐在太子位上,一直讓官家下不去決心的還有另一個原因,那就是自大宋開朝以來,還沒有哪個皇帝能看到自己的皇太孫出世。
而趙佶是第一個,這也是趙桓能坐穩太子之位的重要原因。
如今趙諶失蹤,不管是從親情出發,還是鞏固自己的地位出發,趙桓應該都是最著急的一個。
而他非但沒有人派人出去尋找,反而弄個神棍在府中裝神弄鬼。
如果趙桓只是個普通人,他這樣做,只能說是自家的悲哀,但他身為大宋的太子,未來的官家,那就是天下百姓的悲哀了。
秦昊剛才的話說得很明白,楊再興能把武功練到如此的出神入化,那也是極其聰明的人,對趙桓的作為,非常的鄙夷,沉沉地嘆口氣,“做人做成這樣,這太子之位不要也罷。”
這次輪到秦昊苦笑了,楊再興的話雖然說得雲淡風輕,瀟灑自如,但事實上,自中華文明開始有太子以來,歷朝歷代,還沒見過哪個廢太子能夠活著的。
皇家沒親情,這句話雖然有悖人倫,但卻是不爭的事實,遠不論漢武帝,近不論武則天,就說當朝的燭光斧影,也絕不是空穴來風。
趙桓保的不是他的太子位,他保的是他的身家性命,也是他家人的命,身處高位,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其中的煎熬也只有身處其位的才能明白。
今天抓的人很多,如果不能及時找到趙諶,挖出幕後黑手,那麼就算找到浪花跟猴子,也沒法解去京城的騷亂,受苦的還是那些普通的老百姓。
說話間,天已大黑,整個汴京城都處在一片火把之中,整個汴京城都顯得特別的混亂無序,街上已經沒什麼行人,大家的搜尋方式也由大街轉向挨家挨戶。
秦昊見這些人像無頭蒼蠅似的亂收一通,行為也相當的粗暴,凡是開門慢點的,莫不被一根大圓木撞得四分五裂,絲毫不顧忌百姓的感受。
什麼叫做**,秦昊還是第一次真正的意識到,沉沉地嘆口氣,“楊兄,張兄,咱們還得加把勁,儘快把趙諶找出來,否則,受苦的還是這些百姓。”
汴京城早就鬧翻天,如果那些人還留在城內,絕對逃不過地毯似的搜尋。
楊再興沉吟半晌,“皇宮大內守衛何等森嚴,這些人竟能在皇宮大宮擄走趙諶,那就只能說明一個問題,這皇宮裡面有他們的內應,而且來頭定不會小。”
聞此言語,張毅顯得有些疇措,“咱們這些人只有公子在軍中掛個閒職,但地位不高,根本不可能去皇宮大內搜尋。”
“趙諶是誰?是官家最鍾愛的皇太孫,就算宮中有人暗通聲氣,又怎能將他藏身宮中?要知道這事一旦敗露,那就是抄家滅族之重罪。”
對張毅要到皇宮大內搜尋的意見,秦昊首先提出反對,“城內的搜尋,有皇城司,有禁軍還有衙門裡的捕快,咱們就不去湊這個熱鬧了,咱們得把重心放在城外。”
說到這兒,秦昊忽地想到些什麼,對楊再興道:“楊兄,還記得咱們今天從清風居出來,見著的那幫買棺材的農夫嗎?”
“記得,他們的衣服雖然穿得破舊,但卻不是普通的農夫,他們腳步沉穩,但卻落地無聲,都是身懷武功之人。”
楊再興是練武之人,對這些人原本就比秦昊要敏感,這個疑點也是他最先提出來的,此時見秦昊問起,試探著道,“莫非,宋兄是懷疑他們有問題?”
秦昊點點頭,他是從農村走出來的大學生,在他的記憶中,凡是家中有老人的,都會提前備好棺材,這其中也包括自己的爺爺。
見秦昊肯定自己的說法,楊再興也覺得事有可疑,“宋兄弟說得沒錯,農村最不缺的就是木材,看他們的打扮也不像有錢,是不太可能跑城裡買棺材的。”
張毅則有點不同意他們的看法,“農村雖然不缺木材,但要做棺材,需要的是幹木,如果事急從權,到城裡來買現成的,也不是沒有可能。”
“咱們也別在這兒瞎猜測,不知這附近有沒有棺材鋪,我想過去問問。”秦昊的話就是決定,對這個決定大家沒有意見。
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