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道江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六十九章 江南好,帶著槍炮去大宋,劍道江湖,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短短的幾十個字,道盡江南無限的富庶與美好,每當讀到這首詩的時候,就算沒有去過江南的人,也會對江南充滿著無限的嚮往。
從開封到杭州有兩千多里路,秦昊領的禁軍獨孤千代的五百人外,都是步兵。
每天行軍的里程不過三十里,等他們渡過長江,到達江寧府跟童貫會師的時候,已經是冬去春來了。
秦昊跟童貫算得上老相識,當初童貫被宋江秘密抓到梁山的時候,還是秦昊把他救出來的,後來還見證楊再興槍挑盧俊義的英勇。
所以,秦昊剛到江寧府,還來不及洗個熱水澡,童貫便派人過來傳話,讓他跟楊再興去他的中軍帳談話。
打發走童貫的來人後,楊再興顯得有些納悶,“秦兄,皇上不是說咱們這支軍隊是自由作戰嗎?如今童太尉來叫咱們是啥意思?不會把我們編到他的軍隊中吧?”
秦昊搖搖頭,笑道:“童貫盡率西軍精銳總共有十五萬的兵馬,可謂兵強馬壯,哪看得上咱們這三千沒有打過仗的娃娃兵?”
楊再興偏頭想想,覺得秦昊說的有些道理,“你說得沒錯,這次童太尉所率的西軍,個個身經百戰,這裡面不但有咱們的老相識馬政馬擴,還有楊可世、姚平仲、折可存等人。”
在那個訊息只能靠口口相傳的年代,楊再興對西軍的瞭解可以說是如數家珍,這點的確讓秦昊非常的佩服。
說到折可存,楊再興跟他算得上遠房親戚,這層關係如果要追溯起來,就得追溯到佘老太君那一代,因為佘老太君並不是真的姓佘,而是正兒八經的折家人。
當然,這話扯得比較遠,回頭說到秦昊跟楊再興來到童貫的中軍帳時,偌大的中軍帳顯得有些空曠,因為裡面除童貫外,就只有馬政、馬擴二人。
用童貫的話說,今天請秦昊過來有兩個目的,第一個目的就是為秦昊接風洗塵,第二個目的則是敘舊,自秦昊將他從梁山救出來以後,到現在為止,都沒說過一句感謝的話。
從滅宋江開始,到海上之盟結束,馬擴跟秦昊、楊再興他們就沒有分開過,歷經生死,早已建立深厚的情誼,這次相見,大家都顯特別的高興。
“秦兄、楊兄,數月不見,真是想煞馬擴了!”馬擴一見兩人進來,也沒理會童貫,直接從座位上彈起來,張開雙臂,便將秦昊、楊再興兩人圈抱起來。
三人都是年輕人,見面自然有說不完的話,竟然將童貫諒在一邊,直到馬政輕咳數聲,這才想起這是童貫的中軍帳,只好中止閒聊,同楊再興一道見過童貫後,便自顧坐在下首。
童貫雖然稱不上好人,也談不上好官,但他的為人那是真的大度,否則,以他一個宦官,也統領不了嗷嗷叫的西軍將士。
更何況西軍的根本還是一些將門世家,比如種家、折家,甚至姚家,那都是響噹噹的將門世家,事實上能做到他那個位置的,也不能簡單粗暴地用好人壞人來區別。
所以,秦昊他們一進來,不是首先拜見自己,而是跟馬擴在那兒胡扯,他非但沒有生氣,反而捋著鬍鬚在那兒微笑,人嘛,誰沒個年輕的時候?
對秦昊他們的反應,他表示深切的理解,直到秦昊向他行禮後,這才捋著鬍鬚,笑咪咪地問道:“秦哥兒,聽說你在官家那兒挖了個坑,硬要本太尉跳下去,這事可是真的?”
秦昊笑笑,不以為然地道:“童太尉何必明知故問?難道在童太尉的心裡,就不想來個釜底抽薪,罷免朱勔父子?”
童貫身為宦官,掌兵二十多年,對他來說,只有不停地建立軍功,才能保住他現有的地位,甚至爬得更高,目前朝廷的大方針是對聯金抗遼,奪取幽州。
在這個大方針下出現一個小插曲,那就是方臘起義,因此,將原本準備伐遼的西軍從西北拉到江南,對他來說,只有儘快的撲滅方臘這股怒火,才能不違這個大方針。
而撤消製作局跟應奉局,罷免朱勔父子,則可以達到分化起義軍的目的,這件事,就算秦昊不提,他也會這樣做。
只是秦昊提了,而且提在他的前面,他就由倡議者變成執行者,兩者間的區別還是很大的,這也是他心裡感到被坑的原因。
對秦昊的反問,童貫不可置否,輕輕地嘆口氣道:“方臘暴亂,之所以能在短短數月間聚集百萬,奪取六州五十二縣,的確跟花石綱有關,你的這個建議的確可以達到釜底抽薪。”
對童貫的反應早在秦昊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