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人的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94章 烏克斯豪爾,傭兵悲歌,四個人的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開始,德雷騎士還有點摸不著頭腦,自己守著城呢,怎麼就會被打擊報復呢?後來仔細一想,頓時背後冒起一層冷汗。
烏克斯豪爾從來沒有陷落過,所以,這裡成為了貴族公子哥們絕佳的鍍金聖地。若是一般的騎士小說,這些公子哥絕對都是些不學無術的紈絝子弟,城內花天酒地,紙醉金迷,好好地一座要塞也被弄成了度假勝地。
然而,小說畢竟是小說,與現實差距還是蠻大的。在這個混亂的世道里,哪怕是貴族,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到第二天太陽昇起,而自己的兒子是否能活到繼承自己爵位那一天。所以,他們能做的,只能不停地生,給自己的家族找到足夠多的備胎。這也是為什麼有些貴族明明五六十歲了,還忙著結婚生孩子。而這些孩子,為了家族的繁榮昌盛,他們更是一個都不敢放棄,全部悉心培養,畢竟誰也不知道,最終能繼承家主之位的會是哪一個。當然,這種做法雖然導致了不少繼承權爭端,但大多數時候,還是讓家族更加強大。同時,作為貴族,他們手上掌握著更多的社會資源,而培養出來的孩子,雖然也不排除有紈絝存在,但在絕大多數情況下也的確比平民家的孩子更加優秀。
至於為什麼在這裡說了這麼多廢話,原因就在於,我想闡述一個事實,那就是留在內城的,斯瓦迪亞在烏克斯豪爾留下的最後的精銳部隊,德雷騎士的底牌,全特麼是貴族的後裔!
這下,事情就大條了。騎士突然發現自己的壓力好大,手下的人居然每一個都有背景,一個都不能死。因為一旦死了人,就絕對會得罪那人背後的家族。他們或許沒膽子去招惹負責鎮守烏克斯豪爾的,貴為伯爵的格魯恩沃德,但報復自己這一介小小的騎士那還是手到擒來。如果自己選擇投降,毫無疑問,會因為喪師辱國而被處決,但如果選擇守城,哪怕最後守下來了,只要有傷亡,就會遭到報復,而這就是禍及全家的事兒了。
他不想死,但更不願意自己的妻兒陪著他一起下地獄。
這短短的幾十分鐘讓他看上去老了十幾歲,他面色鐵青地盯著信紙一言不發。最終,他深吸了一口氣,用盡全身力氣提起墨水瓶中的羽毛筆,在早已攤好的信紙上奮筆至此,烏克斯豪爾戰役落下了帷幕,騎士公主艾索娜僅僅付出了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代價就拿下了這座不落要塞,而守城的指揮官騎士德雷,則於戰敗後wei罪zi殺。艾索娜終究不負她騎士之名,依然遵守約定,放任城內殘軍離開。
這份仁慈,也與她無上的武勳一起廣為傳頌,成為大陸上新的傳奇!
疾書了一陣,然後用顫抖的手將信裝入信封,叫那位侍從送了出去。當法提斯帶著“血鋒”的人完全佔領內城之後,艾索娜才帶著自己的近衛軍開進烏克斯豪爾這座偉大的城市。估計是因為在公主之前從沒有被攻陷過的原因,這座城市簡直是斯瓦迪亞建築風格的博物館。最早當然就是凱斯克風格的中心城堡,這種風格配色主要以黑灰為主,建築高大,方正,飾邊精美但又稜角分明,並擁有繁多的尖頂,塔樓與石橋作為附屬建築,遠看過去,甚至能感到一種無形的威壓,顯現出了一種無上的莊嚴。毫無疑問,弄成這種“魔王城”的範兒,就是為了彰顯瑪麗伯妮女皇至高無上的權威,嗯,或許還有一點點建築師個人的不滿。
而內城之外的一圈是貴族們的宅邸,理論上來說,應該與城堡保持一致。但可惜的是,他們大多數毀於卡拉德帝國中後期的一場叛亂中。叛軍從外城起事,掀起卡拉德帝國叛亂的狂潮。然而,讓人驚愕的是,從叛亂伊始到被鎮壓的八,九年裡,叛軍用盡了一切手段,他們甚至將能拆的房子都拆了個乾淨用以作為攻城的石彈,但哪怕如此,那座高聳的城堡依然屹立不倒,直到蘇諾的大軍清掃了全部的叛逆,最終將這最後一股部隊堵在烏克斯豪爾寬大的城牆下。這正式這一次,在卡拉迪亞的大陸上,造就了不落要塞的傳說。
然而,如今,這座從未被攻破的城堡卻因為一封小小的書信而洞開,不得不說,真是造化弄人。
當叛軍被消滅以後,這座聲名遠播的城市自然要重建,而那個時候,流行的是愛哥倫風格的建築。這種風格與凱斯克風格可以說大相徑庭,那個時候,在皇帝的推動下,奧羅丁信仰在帝國中及其繁榮,而作為戰神的風格,這些重修的宅邸多多少少都有一些戰爭要塞的元素在裡面。但貴族們可不喜歡冰冷的城堡,於是設計師們大膽地發揮想象,加入了一些維吉亞風格的弧形穹頂,將方形建築改為圓形建築,牆壁上大膽地採用石料與木料相結合的形式,再加上庭院與塑像,讓整座建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