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人的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3章,傭兵悲歌,四個人的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邊雖然感到有些不對勁,但沒能及時做出反應。看樣子,對方派了人截斷自己通訊線路,而他派出的那幾波傳令兵估計也凶多吉少。
不過,艾伯倫的事情他已經管不著了,因為眼下他自身難保。他最期望的援兵看來是沒有了,現在只能指望格魯恩沃德伯爵或者哈倫哥斯伯爵得到訊息,趕緊回援。不過,對方明顯也是有準備的,自己的傳令兵不可能輕而易舉地到達維魯加。但昨天那女人好像也遣散了一批傭兵,這樣,烏克斯豪爾被圍的訊息怎麼也瞞不住了吧。
還好還好,德雷騎士鬆了口氣,還好那位“公主”自尋死路,只要自己在多堅持幾天,勝利依然會到來。想到這裡,他又開始盤算著倉庫裡的物資,以及城防設施,同時,開啟了另一張信紙。這封信紙和之前那張很不一樣,很白淨,很挺括,貌似還用過淡淡的薰香,紙面上精美的紋飾,讓德雷騎士一眼認出這是高階貴族們專用的信箋紙。德雷騎士哼哼笑了一下,對公主尊敬的態度很是滿意。只是,當他讀完這封信的時,卻如造雷亟。
這封信就是勸降信,勸降的條件還是比較優厚的,只要不破壞城內設施,可以允許他們帶著武器和一定數量的補給離開。但除了勸降,裡面還有點別的東西,比如艾索娜在信裡稍稍分析了一下貴族關係。斯瓦迪亞的貴族體系是龐大的,這也就導致了國家內部的人際關係錯綜複雜,這也是斯瓦迪亞的弊病之一。當然,德雷只是一個騎士,公主殿下也沒必要像分析王公貴族們那樣一條條的來分析他。在信中,她只是簡單的告訴他,不投降的話,小心其他貴族的報復。一開始,德雷騎士還有點摸不著頭腦,自己守著城呢,怎麼就會被打擊報復呢?後來仔細一想,頓時背後冒起一層冷汗。
烏克斯豪爾從來沒有陷落過,所以,這裡成為了貴族公子哥們絕佳的鍍金聖地。若是一般的騎士小說,這些公子哥絕對都是些不學無術的紈絝子弟,城內花天酒地,紙醉金迷,好好地一座要塞也被弄成了度假勝地。
然而,小說畢竟是小說,與現實差距還是蠻大的。在這個混亂的世道里,哪怕是貴族,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到第二天太陽昇起,而自己的兒子是否能活到繼承自己爵位那一天。所以,他們能做的,只能不停地生,給自己的家族找到足夠多的備胎。這也是為什麼有些貴族明明五六十歲了,還忙著結婚生孩子。而這些孩子,為了家族的繁榮昌盛,他們更是一個都不敢放棄,全部悉心培養,畢竟誰也不知道,最終能繼承家主之位的會是哪一個。當然,這種做法雖然導致了不少繼承權爭端,但大多數時候,還是讓家族更加強大。同時,作為貴族,他們手上掌握著更多的社會資源,而培養出來的孩子,雖然也不排除有紈絝存在,但在絕大多數情況下也的確比平民家的孩子更加優秀。至於為什麼在這裡說了這麼多廢話,原因就在於,我想闡述一個事實,那就是留在內城的,斯瓦迪亞在烏克斯豪爾留下的最後的精銳部隊,德雷騎士的底牌,全特麼是貴族的後裔!
這下,事情就大條了。騎士突然發現自己的壓力好大,手下的人居然每一個都有背景,一個都不能死。因為一旦死了人,就絕對會得罪那人背後的家族。他們或許沒膽子去招惹負責鎮守烏克斯豪爾的,貴為伯爵的格魯恩沃德,但報復自己這一介小小的騎士那還是手到擒來。如果自己選擇投降,毫無疑問,會因為喪師辱國而被處決,但如果選擇守城,哪怕最後守下來了,只要有傷亡,就會遭到報復,而這就是禍及全家的事兒了。
他不想死,但更不願意自己的妻兒陪著他一起下地獄。
這短短的幾十分鐘讓他看上去老了十幾歲,他面色鐵青地盯著信紙一言不發。最終,他深吸了一口氣,用盡全身力氣提起墨水瓶中的羽毛筆,在早已攤好的信紙上奮筆疾書了一陣,然後用顫抖的手將信裝入信封,叫那位侍從送了出去。至此,烏克斯豪爾戰役落下了帷幕,騎士公主艾索娜僅僅付出了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代價就拿下了這座不落要塞,而守城的指揮官騎士德雷,則於戰敗後wei罪zi殺。艾索娜終究不負她騎士之名,依然遵守約定,放任城內殘軍離開。
這份仁慈,也與她無上的武勳一起廣為傳頌,成為大陸上新的傳奇!
當法提斯帶著“血鋒”的人完全佔領內城之後,艾索娜才帶著自己的近衛軍開進烏克斯豪爾這座偉大的城市。估計是因為在公主之前從沒有被攻陷過的原因,這座城市簡直是斯瓦迪亞建築風格的博物館。最早當然就是凱斯克風格的中心城堡,這種風格配色主要以黑灰為主,建築高大,方正,飾邊精美但又稜角分明,並擁有繁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