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山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5部分,家和月圓,尋找山吹,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流守護皇宮。
左肩王不時即到,“皇上,臣弟在!”
皇帝掃過還看著奏摺的七皇子,看著這些內容,他是否會覺得眼熟?
“傳朕旨意,從即日起,靜王府上下只許進、不許出。著羽林軍兩千人馬嚴密看守靜王府。”他頓了一下,“翰林院大學士擬旨:令刑部、大理寺徹查靜王於晉地囤積重兵、私造兵器一案。即刻起,定國公薛繼玄、左相崔從善等靜王黨人,不得離開皇城。若出城門。視為叛黨。射殺之!”
七皇子知曉。皇帝信了傳言,亦或者說,是皇帝知曉了晉地的一切。
他一臉驚恐。聽到“射殺”二字,知皇帝要大開殺戒。
皇帝還是年輕時登基之初殺過一批人。
七皇子驚駭不小:保不住靜王,保不住崔左相,恐連自己也保不住。
這一切,都是寧王惹出來的,若不是寧王黨人彈劾、揭發,再三如此,皇帝不會生疑。
乾明太子不在了,靜王就是身份最尊貴的長子、嫡子。
皇帝早在二月初時就想動靜王、寧王了,卻一直按捺著性子。直到晉地接二連三地傳回訊息,坐實的傳言,證實了靜王反意,再有乾明太子確係被毒害……他方才下定了決心。
現在,就算說服寧王否認奏摺上的內容,恐怕已是不能,這是一條死路,而他們的生死都捏在皇帝的手心裡。
皇帝冷冷地俯視著七皇子,“滾下去!”
七皇子早在心下問了無數個“怎麼辦”,抬頭迎視皇帝,重重一磕,“請父皇明查,這是有人構陷三皇兄,三皇兄對父皇之心日月可表,他不會做這樣的事。”
當務之急,便是與自己撇得清楚。
他得先自保,才能求得保全靜王、大公主的法子。
“將他拉出去!”皇帝再無耐性,一旨令下,兩名護衛入殿,架了七皇子就走,七皇子揮舞著手足,大聲高嚷“父皇,三皇兄是清白的,他是清白的,這是構陷,是構陷。”
皇帝心氣一湧,又有痰堵在咽喉,難以舒解,想吐不出,想咽不下,大總管取了瓷瓶,用小銀匙取了祛痰散,皇帝嚥下,咽候處一片清涼,舒坦了許多:“皇弟,你瞧瞧他們,你彈劾我,我彈劾你,都成什麼樣子了?快要氣死朕了,他們這是瞧不得朕身子康復,在盼朕早死呢。”
左肩王抱拳道:“皇兄嚴重了。”
“你領兩千羽林軍看護靜王府!”
除非查出靜王確無反意,否則皇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左肩王想安慰幾句,可現下皇帝不需要這些,這些事皇帝是一早就調查得清清楚楚的,他在等機會,也在等一個合適的時機。
七皇子出了養性殿,並不願離去,而是在外面徘徊良久,見左肩王出來,迎了過去“皇叔!”
左肩王輕嘆一聲,“近來皇上龍體初愈,你們怎能惹他生氣呢。早些回府吧!”
“皇叔,你勸勸父皇吧!他最聽你的話,我三哥不是那樣的人……”
左肩王知道年初皇上就在查晉地民謠的事,後來又逐一查出了囤積重兵、私造兵器,無論是哪一件都是殺頭的大罪。
想到靜王妃背裡買通皇城算命先生,誤宇文琰的良緣,左肩王心裡有恨。恨雖有恨,到底是他的親侄兒,他不希望這些皇子們被皇帝所殺,這到底是血脈至親。
明明晉地的事已被查清屬實,可七皇子還在喊冤枉。
左肩王道:“查清事實真相,皇上自有決斷。皇上的性子我們都知道,要是這個時候再勸,反而會適得其反。”
罪魁禍首是寧王!
☆、414治罪寧王
七皇子抱拳道:“皇叔可願帶兵去寧王府?”
沒有皇帝旨意,私自領兵入皇子府邸,這亦是大罪,即便左肩王是皇族中人,他也不敢冒險。“老七,別胡思亂想,先回府歇著。待事情查清,靜王自會回府。近來也是朝裡彈劾的摺子太多,要是皇上再裝作不知,如何向百官交代。清者自清,你回去吧。”
不,不可以認輸的!
一切都是寧王鬧出來的。
只要寧王倒了,一切都迎刃而解。
若不是寧王讓人再三上奏,皇帝怎會派人徹查。
在刑部、大理寺沒徹查之前,必須讓一切終結。
七皇子拿定主意,離了皇宮。
三月初二夜,兩千羽林軍包圍靜王府,一夕之間,朝中局勢猛轉。
就在寧王一派沾沾自喜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