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幾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部分,無刺的玫瑰,人生幾何,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面內亂為止的500多年間,羅馬人在保加利亞一直是一個充滿了殘酷剝削和殘暴統治的歷史。但是羅馬人也第一次使這裡文化發展超出其他地區,並且連精神文化也到了一個極高的水平。
羅馬帝國在保加利亞的500年統治,給後來在這塊土地上生活的各民族都留下了深刻影響。也正是從這時開始,整個地中海地區成為了一個整體。羅馬人對於巴爾幹原有的文化進行繼承和融合,並利用他獨一無二的地理優勢,把這些文化裝進同一個熔爐之中。“大量的希臘思想被他們納入其務實而充滿活力的精神中,透過他們的轉化,並以——經過羅馬人統治下的諸民族的改變而被用於日常生活——某種樣式流傳下來。”但我們所指的是他們並不是直接拿來,而是根據自己的需要適當的修改。就像俗語所說:“光榮屬於希臘,偉大屬於羅馬”。我們都清楚*制、共和制、君主制、僭主制全部來自於希臘,但希臘只是一個發現者,而真正進行實踐的則是羅馬人。“羅馬遺產的重要性不在於他創造了一種君主制度,因為在那之前已經有過許多君主國了。它的貢獻在於他把絕對的專制主義與高度發達的法律體系結合起來。”也正是羅馬人第一次把希臘人的創造製成完善的法律,在當時可以說是西方最完備、最有力的法律。正如塔西佗所說:“當公正不復存在,野心和暴力取代了謙遜和克己的時候,專制制度就在許多國家成了永恆的現象。有一些城市,或者從最初的時候起,或者是在對國王的統治感到厭倦之後,決定改行法治。最早型別的法治是頭腦簡單的人的樸素的創造物,其中最著名的可以列舉出克里特的米諾斯、斯巴達的利庫爾古斯和雅典的梭倫所制定的法律。在我們這裡,羅慕洛斯的專制統治結束之後,努瑪把宗教的束縛和一部天命的法律加在我們頭上。還有一些法律上的發現是圖盧斯和安庫斯做出的,然而最早制定法律的卻是賽爾維烏斯&;#8226;圖裡烏斯,就是國王們對自己制訂的法律也是服從的。”
在君主制政治集權和法律的維護下,羅馬帝國“第一個,也是最後一個把整個地中海統一在一個政權下”。當羅馬帝國崩潰後,建立大帝國的理想一直陰魂不散,査士丁尼一世、查理曼大帝、奧托一世、蘇萊曼大帝等一直想要恢復那光輝的帝國。同時羅馬帝國的強盛也是建立在不斷軍事擴張的基礎之上的,馬其頓人的軍隊和方陣給予了羅馬人豐富的想象力,讓羅馬人在這個基礎上創造出了適合自己的軍事體制和軍隊傳統,並且發展出紀律化和多樣化的軍團,讓羅馬人的力量在戰鬥中一直處於上風。“近5個世紀的歲月中帝國軍隊努力保持了嚴明紀律和優良技術的傳統,並因此保持了希臘——羅馬的戰場優勢。”同時為了保證戰爭的勝利和軍隊的應變能力增強,羅馬人還修建了大量的“亞平寧大道”,這些石子路的出現,一方面讓羅馬軍隊可以在幾天之內從羅馬開赴到帝國的任何一個戰場,另一方面也便利了帝國人員交通、貿易和郵政系統的通暢無阻。“道路的修建最初是出於軍事和行政管理的需要;他們隨需要而發展,並最終為戰爭和和平、貿易和交通等各種目的服務”。甚至到了中世紀這些道路還在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被中世紀的各諸侯國作為軍隊使用或者商用大道。“路基直到今天還在,許多排水溝和汙水渠同樣精緻而耐久。”
可是也因為羅馬帝國內公路網的發達,造成了後來“三世紀危機”不斷加劇。“三世紀危機”本來是在帝國政治上出現危機,造成軍人跋扈,各地生活陷於混亂,國家機器徹底無法運轉的一次危機。可是這次危機所造成的後果卻和多瑙河邊的保加利亞有著直接關係。原本戴克裡先意欲恢復羅馬的統一,但結果卻是越弄越糟,最後僅僅由君士坦丁短暫統一。但君士坦丁一直以羅馬東部為中心。在那個時代,君主在哪裡,羅馬就在哪裡。而東部雖然是羅馬帝國中最晚羅馬化的,但它本來就比西部開化的早,所以在東西部的競爭中逐漸佔據了上風。西部已由於高盧帝國等的分裂搞得四分五裂,相對來說東部則比較穩定,因此東部反倒成了羅馬帝國的中心。公元330年,羅馬帝國遷都到了“新羅馬”——君士坦丁堡。東部地區超越西部成為新的帝國中心,巴爾幹成為羅馬帝國的腹地,其地位直線上升,義大利反倒成為了與其他地方一樣的行省。此時的巴爾幹成為了一個新的歷史舞臺,與以前的歷史不再一樣,也會朝著更新的階段發展。自從拜占庭帝國建立以來,以君士坦丁堡為中心的巴爾幹一直是政治和經濟中心。比如君士坦丁的世襲制度的確立,就是正式承認了君主制。儘管*院對皇帝還有部分的約束,但已經徹底成為橡皮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